在我青春年少時候,有兩位特別的老師,他們指引我,找到了人生最重要的精神品質。寫這一篇,是向他們致敬!
上一篇提到,初三時候的班主任,肖老師,在他的悉心教導下,我的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我的心智開始變得成熟,思維變得更活躍,不管是心理還是身體,都比以往更“強壯”,于此同時,我也漸漸具備較強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使我愿意主動去迎接各種困難和挑戰。
初三那一年,肖老師讓我明白了兩個重要的道理:“內在要耐得住寂寞但要有宏愿”和“外在要豪情萬丈也要經得起冷落”。
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讓我體驗了很多事情,而這些道理,就都蘊含在這些事情當中。
“耐得住寂寞”,就是沒有人和你比較,你需要自己戰勝自己,戰勝懶惰,戰勝畏懼心理,需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苦讀,需要磨練自己的意志,這一切和別人無關,唯一需要對自己負責。這一切,表現的形式是“寂寞”二字,內涵則是“享受孤獨”。
“要有宏愿”,就是志存高遠,一定不要怕自己給自己設立了過高的目標,只要是心中能夠想到的事情,就一定有辦法實現。宏愿不是空想,前提就是前一條,需要“耐得住寂寞”,如此宏愿才不容易夭折,宏愿才可能從積累中一點點變成現實。
“豪情萬丈”是一個男人應有的本色,熱血要沸騰,要像石頭一樣堅毅,唯有如此,才不枉來人世走這一遭。做一件事就要做的擲地有聲,像模像樣,這便是十六七歲時候,我所受到的“異樣”的鼓勵和教導。
還有“經得起冷落”,這是講不能被任何事情沖昏頭腦,不管當時學習成績再好,都不能自以為是,總有人可能冷落你,不管你做的多好,必須平常心對待得失榮辱。這也是他一上來接管我們班就“冷落”我的原因,作為當時的全年級第一名,他幾乎沒有當我面稱贊過我,那怕是給一點好臉色都沒有。他希望我接受一點“心理挫折”,這種挫折感一開始很折磨人,最后卻變成了我寶貴的人生財富。
說到這里,我又開始想念這位面容肅穆但而內心熱血沸騰的老師,遺憾的是,他十年前因為肝癌去世了,享年只有四十多一點。
另一位老師是雒老師,他大學畢業之后,來到我們初中教體育,那時候我剛上初一,因此,他成了我初一初二的體育老師。雖然他是體育老師,雖然我的體育一直很一般,但這不影響我們最后成了很好的朋友,我敬他如兄長,他帶我如小弟。
雒老師帶給我的財富,概括起來是兩個詞:“自信心”和“進取心”。
記得我找雒老師想參加體育隊,雒老師直接把我拒絕了,他說了一席話,過去了快20年,我依然記憶猶新:“每個人要做的事情都不一樣,你絕對不應該搞體育,你如果想玩籃球或者體育器材室的任何東西,隨時來找我就行。從一開始帶你們上課,我就發現你是全年級最與眾不同的一個學生,你上課時候專注和認真的神情,別的同學都不能比,我相信你會是你們年級成績最好的一個,如果你一直努力,我也相信你以后的成就會超過你今天認識的所有人,包括全校的老師和同學。”
這一席話像是一個美麗的“咒語”,突然讓我覺得自己很與眾不同,讓我堅信自己可以學得最好,讓我堅信我一定能夠去最好的高中,當然,這一切在初中畢業時候都兌現了。
雒老師還在很多方面給我好的暗示,給我指點迷經,從生活到學習,從情感到人際關系,他給了我很多先進的理念,試想,一個初中一二年級的少年,卻一直有機會,和一個大自己十歲多的,優秀的大學畢業生,長期交流成長經驗,那時候的我,是極其幸運的。
如果一個成長中的青少年,總是能做到他想做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還有點難度,還有點挑戰,那無疑對自信心和進取心是一種強力的塑造。而雒老師的智慧,就是幫我梳理出來什么事情值得我去做,他引導我制定了很多目標,每個目標都是那種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
短短三年時間,我從一個沉默寡言,成績勉強過得去的學生,變成一個自信爆棚,內心充盈的優秀學生。初三的時候,我幾乎得到了學生時代能夠得到的所有榮譽:全年級第一、全國競賽獲獎、保送進重點中學、老師和同學的盛贊...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迎接我的是,高中三年的一路「跑偏」,「自信」漸漸成了「自負」,最終,我嘗到了學生時代最大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