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跟大家分享我朋友的的故事,跟夢想和自律有關。其實,現在回想起來,很多人成功跟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的努力有非常大的關系,很拼的人,從小時候就開始很拼了。所以三歲看老不無道理。
01 安排“充電時刻”
初中暑假那會,約了小婷下午3:30點打羽毛球,小婷遲到了一會。不好意思,剛剛看英語看過頭了。
當時我表示很震驚。啊,3:30,那你之前不是在睡覺嗎。
沒有啊,我2:30就起來了,本來想看40分鐘的英語,結果沒注意時間。
小婷一直是她們班的英語課代表。她是全班公認最勤奮的人,但是其他成績雖然不是很拔尖,不過因為我們初中教學普遍很牛,上重點絕對沒問題。
這個勤奮的人,從孩童時代,就把英語學得棒棒的,一心想著出國讀書和工作,就這樣一路唱著凱旋的歌,把自己送到了挪威一家跨國公司上班了。
于是在她朋友圈里,是她女兒跟著一大群金發碧眼的洋娃娃在雪地里上玩游戲。偶爾跟老公看看極光,吃吃鱈魚。
想成為朋友圈里絕無僅有的風景,就必須付出比常人百倍的努力。
02 學會利用工具
小林啊,最近天天見你在朋友圈里用百詞斬打卡,是不是準備出國啊。
沒有了,我是覺得反正每天都在玩手機,不如就用來背幾個單詞咯,以后出國去玩,應該可以用得上。
于是就可以看到,每次別人中午吃飯追劇,聊天打諢時,小林總是捧著個手機背英文單詞的畫面。
即使是在演唱會那個萬人勁爆狂歡的大場面,面對自己心心念念即將出場的愛豆,也要保持心如止水的寧靜,拿出個手機,打開百詞斬背一會單詞,不在乎那些瘋狂的吶喊,只因為演唱會未開始,等會再與你們一起狂歡吧!
只想利用那點小小的時間空隙,做點小小的事情。她相信聚沙成塔的力量。她不想再浪費時間,哪怕只是幾秒鐘。
03 給自己的獎勵
本應該是學無止境,但是對于很多人來說,大學畢業,就意味著學習生涯的結束。可是我的螞蟻,大學畢業后,沒有立刻投入工作,一言不合,就去匈牙利學臨床了。要知道她本科學可是中西醫,一出國就得從頭學起了。學英語,學匈牙利語,還不用上預科,天知道她是怎么熬過來的。對于已經工作了多年的我們,看到她孤身一人還在異國他鄉的求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是很心疼她。
語言,螞蟻說,日常的匈語已經不在話下了,下一年,準備去德國交流,現在準備學德語。
忙碌,忙碌是生活的常態,沒有男朋友,一心投入學習;身邊也沒有中國人,因為好多中國人因為掛科,都轉到了別的國家學習了。
她學習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另一位在歐洲讀書的小伙伴因為每年都掛科,專門利用暑假時間來找她補課。她收費是十天6000元。而且,因為小伙伴在立陶宛求學,用的課本是拉丁文的,醫學的內容特別的多,她都得重頭到尾自學一遍,全程用英文授課。那位小伙伴也是經過她的指點,回去補考就神奇的不掛科了。
螞蟻以前特別喜歡小孩子,希望能成為一名很棒的兒科專家,但是現在她深耕的專業是心腦血管方向,下一步的目標是考取歐洲的執業職格證。
因為在國外學醫實在是太艱難了,每年暑假,只要那個學期不掛科不用補考,她都給自己大大的獎勵,去一個陌生的國家旅游,馬來西亞、印度、摩洛哥、埃及,每到一處,她都把當地的風景跟與我們分享。
與螞蟻相識二十多年,從小她是個特別懂事的乖女孩,以為她會留在南寧和我們一起過著平淡的生活,但是她卻選擇了不一樣的人生道路。親愛的螞蟻,希望在漫漫求學路中,也順便能找到一個與你相伴一生的知己。
成長的道路上,小小的螞蟻啊,也能夠靠著自己的努力,實現大大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