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十幾歲開始拾筆重來還能當一個洞察內心,書寫真誠的筆者嗎?不知道,誰知道呢,處處有意外。剛好看見納蘭性德的一句“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于是投巧起了這個筆名。? ?
春心?這幾年動的春心還真是有點莫名其妙。納蘭所說的春心大概不是我所理解的春心,人各有心思,旁人誰能摸準。以前做語文閱讀題的時候,總是會讓分析一篇文章某句話表達的意思,我總認為這能有什么標準答案,一千個人大概有一千種理解。更有分析古詩詞的,一字一句讓你剖析作者的心理,我總自以為的想:說不定作者只是隨便寫寫抒發心情,但是我們這些后人自顧自的說出了一堆大道理。回到正題:春心。辜負的春心是什么?春心是何許人也?每當躺在床上沒有睡意時,打開手機,看看扣扣微信微博,翻遍所有動態,最后突然覺得手機也不是萬能的,它不能撫平我的焦躁難眠,它也不能知心的與我聊幾句。我發現手機也不過如此,讓手機變得好玩的是手機中可以聯系的人事物。深夜坐在床上無論如何也睡不著,看窗外黯淡的月光越看越難過,開始反思自己,是什么讓我深夜睡不著?難道真像莫文蔚的歌“儂不是因為愛著你,怎么會夜深還沒睡意”,真是發神經了,本姑娘絕不是因為愛情睡不著。想了半天,應該是因為明天要來了。大概因為明天將是不一樣的一天,我是個喜歡把每天過得平穩踏實的人,未知真是讓人不安。我想象了很多個意外,比如會不會坐錯車,會不會遇見難溝通的人,會不會丟三落四忘記重要是事情……我又回想了昨天稀里糊涂的一天,慌慌張張的一天。我這個人有個大毛病,喜歡回憶那些已經發生過的事,然后自己假設若是當初我換一種方式對待是否結果會不一樣。這樣不斷假設沒有使我下一次遇到同樣情況用新的處理方式,我仍然固執的用著那些我自認為安全的老辦法。如此固執刻板的性格真是讓人毫無辦法。也冒冒失失的嘗試了不同的做事風格,最后發現我把自己搞得亂七八糟,連本身都個人風格都快沒有了。偶爾覺得自己特別無趣就努力學習幽默,偶爾覺得自己太內向,就鍛煉自己與人嘮嗑,偶爾覺得自己太文藝不接地氣,就開始隨大流變得通俗,偶爾也覺得自己太擔心不勇敢,于是就說服自己大膽果敢。不勇敢的改變是最慘的嘗試,變勇敢以后傷害也一下子變得昭然若揭,無法逃避的挫折和心理障礙也隨之而來。
羅里吧嗦半天,我想說的就是笑我自己,辜負了自己的年華。我清楚的知道我沒有變成我曾規劃過的那個20歲的女孩,我也沒有如愿變成理想中的自己。但也算是有所收獲的,至少我還算過得開心,至少我依舊保持了內心應有的東西,至少我依舊笨的開心,至少我一切都還會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