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的我們
By玩海的孩子
說真的,童言應該是最無忌的了。
不管是什么公主病,什么玻璃心,什么balbla的。只要是小孩子說出的話基本上都是最真實的想法。讓人心痛的,心酸的,感覺不爽的,搞笑又惹人生氣的,毫無掩飾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這么一說來,好像對噴對懟的時候不管你是說話結巴,作文寫的爛講出的話都是最流利的呢。一來,因為你有充足的理由,二來,因為你只是在為自己著想而已。
這就是童言無忌的來源,什么叫童言無忌,簡單來講,就是小孩子只考慮自己的亂說話,以自己為中心的不顧有失身份的去噴別人的時候。
也許只是因為是小孩子小吧,大人總是說“童言無忌,童言無忌,沒關系的他們還小。”
人長大后就不一樣了。
也許,長大后,我們會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
大人會越來越顧及自己的身份,講一句話,也許就要停頓一下,好好思量自己到底該說什么,如果說出來了,后果會怎樣。為什么?因為社會。在大多數人的想象中,大人應該是有知識的,說話謹慎的,有時像個哲學家。也許這就是真的,特別是現在的名人,只要稍有一點名氣的話,言行舉止就跟原來的不一樣了。
率真的變得說話拐七拐八,到最后吞吞吐吐講出想法。
大膽的變成小心翼翼,走一步需要經過仔細測量,仰首挺胸穿衣正式。
總之,還是因為社會的關系,人只要要生存下去,只能這么做,要不然一不小心就上熱搜。然后——嗯——!
越長大,我們隱藏的越多。
越長大,我們要考慮得越多。
越長大,顧忌的越多,罵個人語氣和動作都要三思而后行。
越長大,真的,我們都變得厚臉皮,好像以前說一下就會哭的死去活來的事情長大了之后聽到了也就笑笑聳聳肩罷了。因為平常要裝的太多。原來的本性不見了,我們從小時候的猴子變成了什么都拘束的人類。裝替代了本性,本性就是裝。不開心的時候要裝的自己很平靜,因為如果哭出來會很丟臉;有時受到挫折要裝的什么都沒發生,如果跟人傾訴,別人會覺得你很軟弱。其實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樣的。
我們原來的本性在哪里?真正的自己又在哪里?
我們被生活,被世界磨得越來越圓了。
也許,我們原來有棱有角,東穿西撞,銳氣也就不復存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