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零花錢
什么時候開始給零花錢?
當孩子對自己的產權有一定的意識和需求后,家長就該給TA零花錢。也就是說,如果孩子還很小,根本意識不到這個東西是不是自己的、能不能支配,就沒有必要給零花錢。
文中提到,兒童財商教育應該越早越好,幼兒園開始就可以給孩子零花錢,家長不必把零花錢看的那么重要,因為零花錢是一種教育手段,不是讓孩子拿去投資,通過零花錢可以鍛煉孩子控制財務的能力,給予孩子零花錢,家長不必干涉孩子如何管理支配,應該完全給予孩子自由的財務空間。
零花錢不應該跟力所能及的家務掛鉤
作者的觀點是:用家務活(特別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和孩子必須要做的一些規范性的事情跟零花錢直接掛鉤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是我們支持家長對于一些明顯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和目前的認知水平的進步給予零花錢作為獎勵。
文章里舉例:一對夫婦要在家里和朋友聚會,擔心兩個孩子有可能會打擾,所以和孩子制訂了老大帶著老二(老大只有六七歲,老二兩三歲)在房間里玩,父母先給他們5美元。如果他們能支持爸爸媽媽的這種社交(這是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圍),就能完全得到5美金。如果他們因為非必要的事情(比如忽然控制不住要來找父母撒嬌)打擾父母,一次就扣回一美元。
這個理論基礎是: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個家庭時間,父母是應該陪伴孩子的。但是夫妻倆因有別的事情要做,所以沒有陪孩子。由于兩個孩子非常懂事,愿意配合父母的時間安排,父母也很感恩,所以先給予孩子獎勵,認為這樣的行為超出了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但如果孩子沒有做好,家長也只是把預支的獎勵扣回,希望孩子能斟酌一下。
我理解的是:我身邊很多家庭都會有家務獎金制度,都認為這樣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通過勞動賺錢會讓孩子明白父母賺錢不是那么容易的,是需要付出辛苦和汗水的,讓孩子學會勤儉節約。還有像我侄女那種考試考了95分以上,我嫂子就會給她買一個她想要的禮物,或者零花錢獎勵,然而現在明白了,零花錢的激勵是不可以超過孩子自身成就感的激勵的,不然一旦沒了零花錢作為獎勵,那么無論做家務還是學習也就都沒了動力。所以學習也好力所能及的家務也好,這些都是孩子分內的事情 是不可以和零花錢掛鉤的。
我和包子之間一些關于錢方面的日常(也不知道做的對不對):比如去商店買東西,他會想要零食,我一般都會滿足,限量一個,給他錢他自己去支付。坐出租車付款也都是他給司機錢。我們家的獎勵主要體現在打預防針、理發、檢查化驗、補牙這類挑戰身心的事件上,用來鼓勵和安慰他。兒童財商教育還是應該被關注被重視的,讓孩子明白金錢應該帶來的是幸福和快樂而不是害怕和痛苦。
2017跟著圈媽,逼自己一把。
以上心得參照公眾號樂爸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