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怕吵
家長不去有意創造安靜環境,往往孩子是能適應吵鬧的環境,睡覺不怕吵,學習不怕吵。
2.智力啟蒙
經常看電視和經常閱讀的孩子相比,上學后智力差異明顯;看電視是被動的接受信息,而閱讀對兒童的智力刺激作用更大。所以,閱讀是兒童早期智力啟蒙的最佳機會。
3.少看電視
一、給孩子一個理念,看電視事很浪費時間
二、潤物細無聲的引導孩子,讓孩子生長出“自我控制”的能力。
4.永遠正確的家長最失敗
沒有人是不會犯錯的,當然,父母在孩子面前也不是做什么都是正確的,做父母也應及時自我調整、自我改變。
5.開“提意見會”
孩子身上有什么問題,家長當然需要讓孩子知道,要幫他完善。如果直接說,孩子可能不愿意接受,甚至會不高興,提“意見會”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6.教育的美好境界是“有心無痕”
“有心無痕”,并不是說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說,而是做得得體,讓孩子心理上有自由感。
7.讓孩子成長得安全些
“安全教育”工作的核心,應該是成年人如何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即受教育的第一對象不應該是孩子,而是成人。
8.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孩子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可以把河流畫成粉色的,也可以畫成黃色的,不要用你認為是藍色的給孩子限定。
9.不上學前班
尹建莉說:“學前班發展到今天,它的存在已變成正常學制教育中的一個‘骨質增生’”。
10.暴力作業就是“教育事故”
暴力作業對兒童信心、意制、品格等有全面的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