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看了《長安三萬里》這部電影,看完就想寫點東西出來的,結果一直拖,拖到了現在。
首先呢,電影非常的精彩,故事情節的大概我就不一一敘述了,在看的過程中,有許多被驚艷到的地方,我主要記錄一下我看完這部電影的一些感受。
電影以安史之亂為背景,以高適與李白間的故事為主要情節展開。如果電影大部分情節屬實的話,屬實又增加了我對一些個大唐詩人的看法。電影中的李白放蕩不羈,跟之前了解到的確實沒什么出入,李白的一生前期大唐盛世,家里也有錢,為了入仕也是各種結交江湖中的人士,最終也確實如愿進入了翰林院。之后受到排擠離開了長安,去當了道士,沒當多久,就跑了,受不了,之后安史之亂,入了一個叛軍的幕僚,之后這伙叛軍被高適擊敗,李白也進了大獄被流放邊疆,但是好在還沒到皇上就大赦天下,回去了,這時李白心情大好,便有了名句“輕舟已過萬重山”。縱觀李白一生,我覺得他的心態一直是非常好的,無論是在功成名就之時,又或者是在后期被貶,但是他最終還是實現了自己年少時追尋的目標。反觀高適,我感覺他的一生就像是大多數人普通人的一生,平平無奇,按部就班,小時候看書就暈,學習也不好,但是為了自己的追求不斷努力,一直在努力學習,想要入仕,但是始終沒有成功,最后要不是爆發了安史之亂,他可能就是最終會死在那個類似于軍隊文秘的任上。
電影中所描述的幾個詩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一路坎坷不得志,身為觀眾的我看了都想讓他們成功,但是又有幾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意的呢?總是會有遺憾,借用刷搜視頻評論區看到的一段話結尾吧。
所以,長安三萬里的遺憾到底是什么?
遺憾的是:高適蹉跎半生,暮年得志。
遺憾的是:李白瀟灑肆意,空有大鵬之志,卻淪為階下囚,最終了然一生。
遺憾的是:少年杜甫愜意靈動,最終只道,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的無奈。
遺憾的是:遠在長安的皇帝,永遠不知道哥舒翰寧死不降。
遺憾的是:裴十二是一個女子,文不輸李白,武不輸高適,只因女子之身報國無門。
遺憾的是:這天下間的捷徑,豈是為寒門所開。
遺憾的是:世間竟然有這么多文武雙全的人不得志。
遺憾的是:盛世長安,終是不復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