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完成了整理手機通訊錄這件小事兒,有一些微妙的感覺。
先說內容本身,通訊錄里有700多人,即使我使用手機11年間積累下來,也是我出生到現在全部關系的數據化。里面我全部人際關系的90%(剩下在qq/微信/郵箱里/回憶的角落里),重要性占比99%。有幾十個是完全不記得是誰了,有幾十個臨時性的,還有幾十個寫得是小名(可見當初和很熟悉)可是全名已經記不得了,還有曾經的熟人但永遠也不會聯系的……這樣刪減增補后剩下500個左右,上傳云端并備份,中間因為打斷等原因,前前后后累計用了3個多小時才把這個結果梳理出來。
再說整理通訊錄這件事情本身,標準是準確有效、完整夠用(鬼知道什么是夠用,就是差不多夠用吧),刪除通訊錄它不像是刪除照片一樣,手機一下子瘦身了還可以精選一些發發朋友圈什么的,看照片中間伴隨著的情感起伏也更多。也不像整理錢包那樣有到手的實在。它更像是整理一種隱蔽的無形資產,只能親自動手且不足與外人道也。這其實和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一樣,比如洗澡洗碗刷牙洗臉泡腳梳頭收衣服疊被子,很少人會與你談論,你也無從展示,可這自己的生活呢,瑣碎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