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的配土方法:泥炭土+珍珠巖(1:1)
一般生活在野外的多肉(某些喜水多肉除外),土壤中沙子的比例最大,然后才是碎石及泥土。經(jīng)過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野外的多肉有大部分生活在沙子+碎石70% 比例以上的地區(qū)。
多肉
但是我們買回家的多肉幾乎都是大棚里剛出鍋不到一年的苗苗,好一點有一年多的大苗,但是相比野外的多肉來說,生活在大棚的溫室環(huán)境里完全經(jīng)不起折騰。所以買回家后有的多肉兩周甚至一個月狀態(tài)都不見好轉(zhuǎn),這個與土壤的使用有很大關(guān)系。
有很多花友誤認為多肉植物喜歡沙質(zhì)和顆粒的土壤,所以一開始就使用比例超過80%的沙子與顆粒。對于苗苗們來說,短時間內(nèi)基本都不會生長,甚至有的直接就慢慢枯死掉。
1、剛買回家的多肉,最好使用松軟的泥炭土(對于不同習性的多肉要隨機應(yīng)變)先生根。
植物都是靠根系吸收營養(yǎng)的,根系生長是否健壯與多肉們的狀態(tài)是有直接關(guān)系的,泥炭土因為松軟,非常利于生根。不過使用100%的泥炭土又會出現(xiàn)積水太多,或者干透后結(jié)板的情況,這樣很容易導致多肉直接腐爛。
經(jīng)過長時間觀察和總結(jié),我認為對于苗苗類多肉,比較合理的配土方法為:泥炭土60% + 沙子20% +顆粒20%如果找不到河沙,全部換成顆粒也可以;顆粒可以是珍珠巖、火山巖、蜂窩煤、陶粒、石子等
2.對于成年老株(一般指2年以上的多肉,根據(jù)品種差別略有不同),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和顆粒的比例加大一點:泥炭土+沙子+顆粒 1:1:1這樣的比例就很合適了~如果想讓多肉長得更肥,就需要換更深更大的花盆。
多肉的個頭與土壤深度有直接關(guān)系,使用又深又大的花盆,或者直接地栽,多肉往往會超出正常大小生長。
3. 顆粒增多后,水分流失較快,多肉吸收能力下降,就會消耗自己的葉片來供應(yīng)養(yǎng)分。所以這時候最底層的葉片就會慢慢干枯脫落掉,時間一長自己就長成小樹樁了。
又因為底部葉片一直不停的脫落,造型上越來越接近椰樹。
這時候的配土比例是:泥炭土10%~20% +沙子20% + 顆粒60%~80%。
對于番杏科和瓦葦屬的多肉植物,由于其原產(chǎn)地的環(huán)境用純粗砂介質(zhì)能最好的模擬,所以比較推薦完全使用顆粒介質(zhì)
比例并不要求太嚴格,總之就是加大土壤中顆粒的占有率,但是對于除瓦葦屬和番杏科以外的多肉植物也不太推薦完全使用顆粒。土壤含有的養(yǎng)分,對其生長有益。
澆水
注意控制好澆水。要做到見干見濕,要注意到是干濕程度。
所謂"見干",是指澆過一次水后等到土面發(fā)白,表層及內(nèi)部土壤水分消逝后,再澆第二次水,不能等盆土全部干了很久才澆水。一般的方法是把手指伸進土壤內(nèi)部感受干了再澆。如果內(nèi)部是濕的就不宜連續(xù)澆水,容易造成土壤下部積水,嚴重的導致爛根。
所謂"見濕",是指每次澆水時都要澆透,即澆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滲出為止,不能澆"半截水"(即上濕下干),因為一盆生長旺盛的植物其根系大多集中于盆底,澆"半截水"實際上等于沒澆水。
采用"見干見濕"方法澆水,既滿足了這類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又保證根部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氣,有利植物健壯生長。
日照
多肉植物在其原生地環(huán)境下每天都會接收到至少3-4小時的日照,有些品種甚至會受到6-8小時的陽光照射。由于日常居住條件的限制,一般家庭不可能每天接收到長時間高質(zhì)量的日照,但是只要保證有一個朝南的窗戶,每天至少2小時的日照,也是足夠的。
充足但適度的日照可以使多肉植物變得健壯,株型更緊湊,顏色更鮮艷,狀態(tài)更健康,且不易被真菌感染,染上蟲害的可能性也會更小。特別是在春秋這兩個生長季節(jié),要盡可能增加日照時間。多肉植物分冬、夏型種,冬型種冬、春、秋生長,夏季休眠,而夏型種夏天生長,冬天休眠。日照時間包括澆水頻率都要依休眠情況而定,一般休眠時,日照不能過強,澆水頻率要稍微降低。
開花
在狹義范圍內(nèi)(即不包括低等植物),所有多肉植物都會開花。開花是植物生長周期中必不可缺的一環(huán);目的是為了結(jié)種子,繁衍后代。花友們大可不必因多肉開花而驚慌。
多肉植物開花時會消耗許多養(yǎng)分。對于景天科和瓦葦屬的多肉植物,如果不是有雜交育種的打算,尤其是在多肉本身狀態(tài)并不好的情況下,可以直接用剪刀將花莖剪掉。當然也可以留著花朵欣賞。
如果花朵還未開便枯萎了,就說明多肉養(yǎng)分不足或養(yǎng)分吸收不良,此時就應(yīng)檢查植物的根系是否健康,以及土壤的配比、養(yǎng)分對多肉是否合適。
一些科屬的多肉植物開花時,由于花朵所分泌的花蜜和散發(fā)的味道,可能會招來蟲害。例如景天科植物的花蜜有時會吸引蚜蟲,原蘿藦科(現(xiàn)并入夾竹桃科)的部分多肉植物開花時散發(fā)的氣味會招來蒼蠅,甚至花心內(nèi)生蛆;此時一般只需剪掉花朵就可以根除蟲害。
需要注意的是,有個別科屬的多肉植物,如景天科的瓦松屬、長生草屬、瓦蓮屬等屬,及天門冬科的龍舌蘭屬、鳳梨科的大部分種類等,開花后會死亡,景天科的蓮花掌屬植物在開花后會單枝枯萎,但不會整株死亡。
蟲害
紅蜘蛛
主要危害馬利筋亞科、大戟科、菊科、獨尾草科等科的多肉植物。以口器吮吸幼嫩莖葉的汁液,被害葉會出現(xiàn)永留不退的黃褐色瘢痕,甚至枯黃脫落。可查看葉背面是否有蜘蛛網(wǎng),一般伴隨細小的紅色/白色/暗色的蟲子;如果有就可以基本判定為感染紅蜘蛛了。
防治手段:可以通過加大環(huán)境濕度減少、避免蔓延。可用40%三氯殺螨醇1000~1500倍液吸殺,或使用阿維菌素。
介殼蟲
多肉植物最常見的蟲害之一,喜歡附著在葉背面和葉片中心,危害面很廣,常危害葉片表皮相對薄且水分含量大的多肉植物,例如景天科和仙人掌科,但是對番杏科、獨尾草科、原蘿藦科及其他科的多肉植物危害較小。介殼蟲吸食莖葉汁液,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嚴重時出現(xiàn)枯萎死亡,同時還會誘發(fā)煤污病,是一種危害很大的昆蟲。它的高發(fā)期比紅蜘蛛早,常常在早春時就已開始大量繁殖。
防治手段:數(shù)量少時,可用牙簽、鑷子等尖銳物剔除,或是用濕棉簽將蟲體連帶其分泌物擦除。當數(shù)量多是可用護花神按其說明書比例調(diào)配好噴灑于葉面,葉片無法噴到的死角用棉簽沾藥水擦拭。此外,也可用速撲殺800~1000倍液或1:500啶蟲脒+阿維菌素/噴殺(3-7天一次)。在培養(yǎng)土中混以一定量的呋喃丹有預(yù)防作用,但藥效只有3個月左右,或者半月一次啶蟲脒1:800(ml)灌澆土壤。
根粉介殼蟲
俗稱根粉蚧,體型比多肉植物小,白色,極其不易被發(fā)現(xiàn)。常附著在植物根系上吸食根系水分,對所有多肉植物均有威脅,一般較常見于景天科、番杏科等無毒品種,獨尾草科有輕微毒性而故較少見。根粉蚧基本不露出土表,所有活動包括產(chǎn)卵繁殖也在土壤內(nèi)部進行,當澆水較多時其部分成蟲和卵會從花盆底部的洞順水流出,危害其他植物,這也是它的主要傳播方式之一。根粉蚧的成蟲口器帶刺,吸食植物汁液時會造成許多傷口,從而誘發(fā)黑腐病,由于其防治困難,也是危害極大的蟲害之一。
防治手段:將感染根粉蚧的土壤全部更換,將花盆用鋼絲球刷洗干凈(針對于盆壁粗糙的瓦罐、紅陶盆及水泥盆),隨后用消毒液浸泡,在不損壞花盆的前提下越久越好,可將一般方法無法殺死的蟲卵也根除。同時將被感染的植物的根系全部剪除,傷口干燥愈合后重新發(fā)根,可使用生根粉。再植時將花盆刷洗干凈,配以全新的介質(zhì)即可。
玄灰蝶
一種蝴蝶,其幼蟲對多肉植物危害較大且不易被發(fā)現(xiàn)。常見于葉片較小或呈棍狀的景天科的多肉植物如乙女心、虹之玉等,而對于葉片大、薄或是帶有絨毛的則沒有危害。啃食葉片時時鉆到葉片中心從內(nèi)而外啃食,故被發(fā)現(xiàn)時經(jīng)常是植株全部葉片受損瀕臨死亡的狀態(tài)。
防治手段:使用濃度為1:1200的蚧必治噴殺,效果較好,可以完全殺滅當批蟲卵及幼蟲。對于成蟲蝴蝶也一樣可用相同藥物殺死。當幼蟲、蟲卵及成蟲均處于微量時則可通過捕蟲網(wǎng)、鑷子統(tǒng)一集中殺死。但是最好的避免方法則是防止蝴蝶產(chǎn)卵,可通過將植物移入室內(nèi),或在植物外套高透明高透氣的塑料網(wǎng)。
病害
腐爛是多肉植物常出現(xiàn)的一種疾病,通常是由于澆水過多或養(yǎng)殖環(huán)境過于濕潤而引起的真菌感染。有些昆蟲比如粉蚧也會引起腐爛,尤其是根粉蚧。這些害蟲吸食植物汁液時造成的傷口會引起真菌感染。
腐爛的表現(xiàn)形式很多,而且早期不易察覺。要時刻警惕植物上褪色的區(qū)域,以及變軟、變糊狀的莖和葉子。
一旦多肉植物上有地方褪色并變軟發(fā)糊就是爛了,爛了就要立刻切掉,刀具和人手前后都要消毒以免傳染其他植株,真菌性感染要用殺菌劑噴灑植株,傷口必須完全干燥后才能入土。
在處理腐爛的植株時務(wù)必保持器具的干凈無菌,在碰其他植株之前務(wù)必仔細洗手。
冠部腐爛:用消毒的刀具削去感染部分,然后往傷口里塞入碎木炭和硫磺,傷口應(yīng)當完全干燥。
頸部腐爛:切掉腐爛的部分,剩余的可當做是扦插。要在傷口完全干燥后才能入土。
真菌性腐爛:用干凈的刀具切掉受損部分,覆上硫磺。用苯來特(一種殺菌劑)和代森錳鋅的混合溶劑噴灑植株。
黑腐病:用干凈的刀具切掉感染部分,以苯來特噴灑,覆以硫磺。
化水:多肉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容易化水,這是一種影響多肉整體健康情況的病害,要注意防止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如發(fā)生,及時將出現(xiàn)化水的部分摘掉。否則,將會使整個植株死掉。
沒有上述藥劑的用一些平常用的消毒殺菌的藥物也可以。最重要的是把腐爛的部位切除,然后將植株放在通風處,等待傷口干燥愈合。只要將腐爛部位切除,以多肉植物的頑強生命力一般都得以存活,一些較難培育的珍稀品種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