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是一個喜歡看純情小說的人。很多少女們會看的小說,我看的真的很少,大概雙手都能數的過來。但是很奇妙的是,顧漫的小說我看了三部。
講起原因,大概有二。
第一,只是覺得顧漫的作品簡單明快,不拖沓,不虐心,讀起來很歡快。每部作品我大概都是用幾個小時一口氣笑著讀完的。篇幅不長,讀起來不會累。另外,生活本就充滿著挑戰和煩心事,看著這樣的小說會讓我覺得可以松一口氣,暫時忘掉生活上的不愉快和壓力。內心暗暗地想“本來我就沒有男朋友,何苦看那些虐心劇找虐呢?不如就這樣愉快地發狗糧給我吧。”
第二便是顧漫的作品恰恰滿足了那時我對愛情的所有憧憬。那時年少,就是可以不管天高地厚(明明沒顏沒才)覺著我可以像女主一樣擁有一個高大帥氣浪漫的男主角,而且只寵我一個。或者說,最起碼希望能找到一個那樣的男朋友。
我讀顧漫是在那最美好的青蔥歲月里,那個還是需要躲在被窩里或者背著老師在自習課上偷偷做著“違法行為”的歲月,那個只能拿著電子詞典或者小破手機看電子書然后犯花癡的歲月,那個還不知道kindle是個什么東西的歲月,那個還不能像現在這樣用著海量手機閱讀app的歲月,那個連下載電子書都受限的歲月。突然,好懷念,那些日子。
當然,那個時候的我們大都還不會用文學批評的視野去看待作品。(雖然現在依舊是個渣渣,俗人一個)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去知乎看了看大家對顧漫作品的評價。真的是褒貶不一。有人說她文筆技巧、文風很差;有人說她的作品就是腦殘消費品;有人說她的作品情節薄弱。當然也有人和我一樣覺得她的作品就像清新的小米粥,簡單浪漫。
我一直很贊同一句話,無論我們看什么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其實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那個部分。你希望看到哪些內容你就會留意哪些內容,繼而才產生了你的觀點和評價。所以,每個作品的評價也大都褒貶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