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盼長大,總覺得長大了會少些束縛,會無憂無慮。有這樣的念頭,其實正因為自己太幼稚。
過去作文里總是會出現這樣的套話:媽媽看到我做的事,高興地夸我長大了。
不記得學會做家務事,就認為自己長大了。那是寫了騙老師的。
什么時候覺得自己長大了呢?
師范住校第一天,別人想家哭泣,我在盤算第二天安排,心里小有得意,覺得自己長大了。
上班掙錢,盡管存折給老媽扣著,但是,畢竟已經不是凡事都伸手要錢的人了,覺得自己長大了。
結了婚,在自己家里忙碌著,有了真正的主人翁意識,感覺又大了些。
兒子出生,要哺育、管教這個小家伙,不得不又多了一些責任心。
脾氣從來就不好,在遇到扭曲事實,聽了孩子回家說謊,就打電話責怪我的家長時,我硬忍著怒火,慢慢解釋,最后幾經詢問,對方表示歉意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長大了些……
長大的感覺,并沒有自己想的那么美好,從來就沒有什么人可以肆意妄為,不受約束,相反,越大越懂得自律、收斂的重要性。
當面對很多改變不了的事,學會了一次又一次的妥協的時候;當遇到難事、不平事,知道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的時候;當按捺不住,吐槽完很快又能調整狀態繼續做事的時候;當很多事會聽別人的意見,但是知道最后的主意還得自己拿的時候,可能代表著,我們在慢慢的長大。
知乎上,看到大家在回答“你人生中第一次覺得長大是什么時候?”這個問題。
部分答案如下:
不會跟別人訴說自己的感情問題,不在別人面前哭。
晚上睡覺的時候發現手機電量還有一大半,微笑面對全世界不再抱怨。
無論去哪兒都先給家人報平安,認識到愛情不是最重要的。
第一次強忍住眼淚的時候。
放假回家,跟父母不再吵架。
我爸遇到事,打電話問我該怎么辦的時候。
最后這條擊中我的心,當發現父母變老的時候,我們就真的,也必須長大了。
有類似的感想,是最近去醫院看我媽的時候。
這是她第一次住院,我忽然覺得自己有點壓力了。雖然她身體都是老毛病,但以前都是她陪我看醫生,去醫院探視她還是很少有的機會。
這是怎樣的感覺呢?
有一點心疼、不忍,又有一點無奈、悵然,奇怪的是,在面對兒子的時候,我還沒有這種不一樣的使命感。
看到老媽沒有牙,唏哩呼嚕吃飯時,我總是忍不住想笑,而她會嗔怪的對我翻眼睛。
小時候我吃飯很慢,很費事,現在輪到她邊說話邊吃飯,我不停催促,讓她趕緊吃,別吃涼了。可是,她吃著吃著就又忘了,說激動了還噴了我一身飯菜。
和她說話,不是說完了又會問你一遍,就是聽不清,然后自己會絮絮叨叨很多重復的瑣事。
小時候,她一個人帶我過日子,很辛苦,也很急躁,有時候聽她自行車鈴聲在門口響起,我就會忽然打個激靈。現在,有時說話她會看我的臉色,在我有些不耐煩的時候,她悻悻的嘀咕幾句,就不吱聲了。
當做事利落,從小總說她跑快點就會把我踩死的老媽,出現老態,我有些恍惚,也有點悲涼。
是的,再不長大就要老了,雖然長大的感覺不太好。原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擔子漸漸在肩膀上加壓,就是這樣的感覺。
有時,總得發生些什么你想不到,并不希望發生的事,才會忽然覺得成長了。人生中每一個蛻變的過程,都會伴有陣痛。轉眼,就不再是為附新詩強作愁的年輕人。
且行且珍惜吧,反正一周啥沒寫,現在逼著自己坐下整理著,應該也是長大自律的體現吧,或許以后會寫“你人生中第一次感覺老了是什么時候”。
配的圖是《千與千尋》動畫片里的,在和父母一起走失,看著他們變成了豬,千尋在陌生的世界里無依無靠,還要努力生存試圖救出家人,很快成長了起來。心里裝了親人和責任,再艱難,也一路走得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