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燈
夜晚的江邊,本來安靜得能聽到水流聲。一群學生模樣的年輕人,歡快的談笑聲劃破了寧靜,冬夜的燈光似乎也有了暖暖的溫度。
原來他們在放孔明燈。
年少時,對未來未知充滿了向往期待甚至遐想,也很直接地熾熱地借助某個載體某種形式把愿望表達出來。例如笑閉雙眼微握雙手,對著插著燭光的蛋糕許下生日愿望,伴著零點鐘聲在一片震耳欲聾的炮竹聲中許下新年愿望,孔明燈也是一個很好的祈愿方式,看著燈火緩緩升起,似乎看到了心里的愿望所想正在一點一滴走向自己變為現實。
長大后,經歷了人情冷暖五味雜陳,心智在風霜雨雪的磨礪下,變得沉默而堅強。期許依然存在,但已變得樸實,少了曾經的那份光亮。表達的態度也顯得沉穩,多在內心輕緩地回答,沒了從前的那般言語和姿態。這個過程安靜而莊重,只是內心的記載,自我的承諾,旁人不易察覺,不再像以前那樣與人分享。
祈愿容易,不過分分秒秒。而后修行,卻在年年歲歲。倘若辜負了自己,那便是愿望成空一聲長嘆。
今天已經來了,走在當下,樂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