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在看電視的時候我在旁正好瞄到一眼,記者在采訪路人對70,80,90,00后的看法。一位堅持不肯透露她是幾零后的女性對90后做出下列評價:
90后就像一顆草莓,外表很美好,風一吹就會爛掉。
我那瞬間的表情一定是這樣的:
后來記者又采訪了一位99年的妹子對00后的看法:
我和00后只差5個月,但我完全搞不懂他們在想什么。
我媽一臉不可思議:我是不是聽錯了,她真的是99年不是89年的?
當時她的表情大致是這樣的:
這可不就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嘛。
上周一個新認識的某平臺90后小編發了一條“90后使用說明書”的鏈接給我,里面講到一條:90后討厭被貼標簽。
貼標簽這種事,每個年代都有。而且每個年代的人都樂此不疲地仗著自己多吃了幾年飯,有了一些看似老道的人生經驗,因為新一代沒有完全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就粗暴地給別人貼上花花綠綠的標簽。
老實講,是挺討厭的。我們討厭被說成腦殘,非主流,是垮掉的一代。滿滿的標簽否定了我們作為普通人的價值,將我們的努力和新鮮活力貶得一文不值。
90后也有純真質樸的學生時代
**One **
約一個月前,有位00后的妹子留言給我。她說看了我一篇關于少年和等待的文章《有些少年,終究是等不到的》頗有感觸,一字一句都寫到她心里去了。我估算了一下,妹子可能也就14,5歲吧。
對比之下,也不知是我懂得太慢,還是00后成長的太快。
我使勁回憶,14歲的時候,我們這些90后都在做些什么。
我在學文言文,背古詩詞,做幾何題,算動滑輪定滑輪幾個輪子套在一起,希望上體育課的時候正好下雨可以逃過可怕的800米。
上課的時候和喜歡的男生有個小小的眼神接觸就會開心一整天。從別人口中聽說他在關注我,還會假正經地回應:別開玩笑啦,怎么可能。
那時候我的某一任同桌和某一任前座是班級兩霸。大冬天的兩人會各自拿著本子朝我扇風,還笑嘻嘻的說:“熱不熱啊,給你扇扇風,涼快一下。”
雖然老師也知道這兩個男生很令人頭疼,但他有一股我不甚理解的迷之信心。始終堅信我能帶他們走上一條康莊大道,因而依舊把他們倆留在我周圍,做著我的“左右護法”。我仍舊過著每天和他們斗智斗勇,日戰800回合的日子。
也并不確定是我把他們帶上了一條康莊大道,還是我和他們倆一起去了一條羊腸小道。只記得上了高中后,但凡是冬天起風的日子,我都會戲謔地說一句:今天好涼快啊。
Two
14歲的課間,總會和姑娘們湊在一起。聽他們討論韓寒郭敬明,《三重門》和《爵跡》。
那時候的韓寒還不是國民岳父,郭敬明也不是新銳導演,我也不曾想過有一天會成為小四的校友。
有一次在地鐵上聽兩個00后的小姑娘討論最近看的雜志和課外讀物,竟是思索半天連韓寒和郭敬明的名字都差點叫不出,更是把《夏至未至》說成了《夏末未至》。
我微微覺得好笑,但忽然間又有種悵然若失感,這兩個在我們讀書時風靡的作家對他們來說是有些老了吧。
這么一想,仿佛有一道透明的玻璃阻隔在我和那兩個女孩子之間。
臨下車的時候,其中一個女孩子揚揚手里的蘋果手機,讓另一個女孩子記得追看她推薦的小說。
Three
我人生的第一部手機是在上高中的時候擁有的。那時候還沒有智能機,翻蓋滑蓋直板就是最常見的幾種款式。
最大的愛好也就是在做作業的時候點開手機FM調到101,聽著丁丁和麥子的逗趣對話,算著筆下的數理化。現在想來,能夠在嘈雜的環境里專心做事十之八九是那時候培養出來的習慣。
而如今雖然智能機已是叱咤風云,但偶爾想聽101的時候也會想起當初有著內置FM的那款粉色滑蓋小手機。
那時候爸媽怕我上網成癮影響學習,家里的寬帶裝的還是學生套餐。暑假上網不限時,平時每月有固定上網時限。
每到周末,我都會小心翼翼計算著上網時間。嘴上說著看完這集美劇就關電腦,結果不小心一看就是一整天。
曾經覺得高考遙遙無期,誰知一眨眼大學四年也就這么過去了。
90后也成長了,不是么
Four
周末和閨蜜約出來吃飯,我掏出店里的小卡片。
閨蜜問我:你上次是和誰一起來吃的?
我端著杯子答:一個人啊。
閨蜜略驚訝:興致這么好,難道是在修煉忍受孤獨的等級嗎?
這話一說完,我們倆都笑了。
一餐結束后,她放下手里的刀叉,重新捧起杯子,心滿意足的對我說:這里真不錯,下次我也要一個人來這里吃東西,就是坐著看書看一下午也很高興。
小時候總覺得一個人吃飯是件很可怕的事,而如今卻越來越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又或者享受一個人的快樂也是種成長的標志。
有很多朋友在《「關于一個人吃飯這件事」絕不是別人口中的“自閉癥”》下的評論和我持有相同的看法。身邊的很多朋友也常常會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
呼朋喚友的熱鬧是一種溫暖,一個人的冷清也是道罅縫里的光。
我們這些90后都逐漸懂得了孤獨的重量,也更感同身受的尊重每個獨立行走的人。
Five
過年的時候,好朋友在閨蜜群里通知我們,她準備今年國慶結婚了。這姑娘要么不出現,一出現就是個重磅炸彈。
妍妍忍不住首先發問了:你嚇我!上次還說17年再結婚,怎么這么快就定了?!
姑娘:因為爸媽動作快呀。并附上一個微笑的表情。
我們象征性的“譴責”了姑娘不請我們做伴娘的不上道行為,隨后慌亂的開始討論起份子錢的事。
印象里她還是那個瞇縫著小眼睛,頂著一張童叟無欺的老實臉,忽悠妍妍相信“化學老師讓你去趟辦公室”這個假消息的腹黑妹子。
也從沒想過她會是第一個結婚的,誰知她不僅悄悄談起了戀愛,連婚禮都近在眼前,遠遠的跑在我們前頭。
我花了好一陣才消化這個華麗的事實。
也是啊,90后是到了該面對這些的時候了。過不了幾年,各種紅色炸彈就會紛至沓來接到手軟。
而我們就要看著曾經并肩而立,穿著校服的男孩女孩們西裝革履婚紗披身的步入人生的第二階段?;蛟S還要忍痛看著自己曾經很喜歡的人牽著別人的手,假裝沒事人一樣笑靨如花的祝福一對新人。
Six
從我們這批90后陸陸續續離開象牙塔涌入社會的那天起,各種選擇,煩惱和對未來的憧憬就一起擺在我們眼前。
糾結是直接工作,讀研還是考公務員。畢業季是不是真的要分手。是繼續做著這份工作還是毅然跳槽。爸媽不滿意自己的對象,是堅持愛情還是就此妥協。先結婚后拼事業還是先拼事業后結婚...
我們焦慮,擔憂,害怕自己循著上一輩走過的路,過著一眼望到頭的生活。也恐懼自己終有一天成為當初最討厭的那種人。
我們也不過是一群普通的年輕人哪
- The Last -
前一陣朋友們紛紛轉發的一個視頻《90后都覺得自己老了》,視頻里那些年齡相仿的90后用一種略帶傷感的語氣闡述著自己似乎不再年輕的事實。
眼見著娛樂圈被各種小鮮肉混的風生水起,而我們更喜歡那些低調的演藝圈退休老干部。
去KTV的時候朋友都知道你最喜歡唱什么,還會主動幫你點。盡管大家還是樂此不疲地相互吐槽:又是電視劇主題曲專場...又要看taylor的情史啊...還是最愛你的大同啊...就知道你每次必點《倒帶》,這是你的成名曲呢...
高中的時候有位同學特別喜歡五月天,他把五月天的每首歌詞都認認真真的抄錄在一本本子上,還會當作寶貝似的展示給我們看。
從前一群人在KTV點五月天的歌是為了讓氣氛更High,而最近和妹子唱著五月天的歌竟察覺到了那絲絲淺淺的悲傷?;蛟S是過去那些MV沒有好好看過,那些歌詞也沒有認真懂過。
不知道如今再翻看當年的歌詞本,唱起五月天的歌,他是不是也體會到一些不一樣的心情。
回望過去的青春,盡在那用力嘶吼間伴著干澀的嗓音,就著一口冰水吞咽下去了。
好像再沒什么能阻擋00后的小鮮肉們登上世界的舞臺,也再沒什么能讓我們這些90后如當年一樣肆意輕狂。
當我們逐漸退出世界的中心,當我們不再是聚光燈下的焦點,摘下90后身上的各種標簽,其實我們也只是一群普通的年輕人。
也會成熟,也會懷舊,也會煩惱,也會感嘆自己不再年輕了。
比70后80后多了一些個性,比00后多了一些沉穩。
畢業那天曾發過一句狀態:
20歲一去不復返/你還沒有來/未來還很遠/滿懷憧憬的就是現在。
從發完畢業狀態的那天起,我們這些離開校園的90后也就是一群普通的年輕人。帶著澎湃的血液涌入這個紛雜陌生又熟悉的社會。
終究是要褪去過往的青澀與張揚,步入漸成熟,漸懷舊,漸煩惱,漸強大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