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解鎖,點開黃油相機,看到館長大人發布的有關等待的一篇專題文字:
深夜等一輛車的到來,等一個沉悶聚會的結束,等一架晚點的飛機,等一個遲來的人...有時靠在光陰里等,有時飄在人海里等,等待串起了所有的時光。
說不清楚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是什么心情,我只知道我立馬截了屏。
等待就像一根X軸,串起了人生坐標上大大小小的片段。我只想問一句:你等到了嗎。
One
和我關系較好的姑娘里,十之八九都在執著的等待一個少年,這其中也包括曾經的自己。我們的記憶纏綿在午后陽光照射的那個側臉,光影斑駁里的那一抹微笑,以及永遠充滿校園印記的白襯衫上。
并不是每個姑娘等待的少年都喜歡穿白襯衫,只是光提到白襯衫三個字似乎就能勾起一個人對青澀時光的全部記憶。我和姑娘們的等待正是從白襯衫的校園時代起就生長蔓延了。那些說出口的沒說出口的喜歡猶如長長的藤蔓,一直如影隨形,貫穿了我們的整個青春。
我實在不想說,這份癡心簡直感天動地,就算是石頭也該被暖化了吧。但客觀而言,我們這么做有點傻,有點蠢,簡直想讓人狠狠罵兩句。這么多年,如果能在一起早在一起了,還真以為自己是袁湘琴,能等到那個江直樹嗎。
道理我們都懂,然而并沒有什么用。
Two
從高中開始,我和閨蜜W的每日話題都離不開她的陸姓少年。那個我從未謀面的陸姓少年是W的初中同學,我只能從W每日的描述中慢慢地累積信息,然后嘗試著勾畫出他的樣子:高高瘦瘦,活潑陽光喜愛運動。放學后時常和W一起坐公車;會慢慢地給W講題;會在W的褲腿不小心卷進自行車輪的時候耐心地幫她擺脫尷尬;會對W說你好清純好可愛。
就是這樣一個男生,占據了閨蜜的整個青春。就算上了大學,男生換了好幾任女朋友,閨蜜也始終執著地等著他。
少年大概也是知道還有這么一株癡情的鮮花在等著他,因此也從沒放棄過外面的森林,時不時的撩撥一下閨蜜給她點希望。再加上閨蜜本就處在一個尼姑庵似的學校,男生數量還不如校園里的貓。面對一個自己喜歡了這么久的少年,那長久的沉寂的少女心又被三下兩下的點燃了熱情與動力。
去廈門畢業旅行的時候,坐在公交車上。她也憤憤的跟我說:“他就是把我當備胎,無聊了才來找我。”
隨后她把頭轉向窗外,夏季灼熱的陽光鉆過路邊高大的枝葉縫隙掃在她白皙的臉上,少女落寞的表情映在一座城市陌生的玻璃窗上。
看,其實閨蜜的心里也很清楚,那個少年她是等不到的。故事也終究不會像電影里演的那樣,他兜兜轉轉交了那么多女朋友,最后終于發現一直守候在原地的W,于是轉身對她伸手微笑。
但那點微弱的火苗亮了這么多年,是每個黑夜里渺小卻溫暖的慰藉,總是不忍心親手掐掉它的。
Three
前段時間跟好朋友聚會的時候,J姑娘告訴我們,她喜歡的男生去了離她很遠的城市讀研。
關于J喜歡他這件事,或許他知道,又或許他不知道。盡管兩人三不五時還是會聯系以及一起打游戲,但這層沒有捅破的紙被山長水遠的距離模糊的觸不可及。我和L姑娘都勸她不如放棄算了。
她小嘴一撅:不,我就是喜歡他,不想放棄。
我和L好奇:那他畢業后還會回到這座城市嗎?
J遲疑了,給出了不確定的答案:應該吧。
應該吧...一個不確定的答案,一個不知道是否屬于未來的人,一個輸大過于贏的賭局,讓J孤注一擲的頂著被逼相親的壓力久久地執著地等著一個不再屬于同一個校園,甚至不再屬于同一個城市的少年。
也許是為了證明她的等待是有意義的。她掏出手機給我們看她和少年的聊天記錄。
我和L自然是讀不懂那些話題背后兩人各自藏著什么心緒。只是我一直覺得,越缺少什么才會越想證明什么。
掏出手機給我們看聊天記錄的那刻,J其實心里是有答案的。這么用力的證明,也不過是想掩蓋淡然的表面下隱藏的那點慌張和脆弱。生怕一個不小心,所有的堅持與偽裝都會土崩瓦解。
但我們都知道,有些人終究是等不到的。
貪戀的那點希望也只是自欺欺人的借口。錯把無心當真心。他隨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條狀態都能讓你揣摩一個晚上,解讀了千萬遍卻還是不想告訴自己那個殘忍的事實:終究是等不到他的。
于是為自己亮了一盞虛擬的燈,一亮就是好多年。習慣了那點溫暖與亮光,便舍不得熄滅。
Four
而我喜歡了整整一個曾經的少年,大學前兩年幾乎每個考試周的夢里都會無端端出現的少年,時隔多年后對話框里出現一個“Hi”,收到回復的感覺卻像吃一塊過期很久的面包。面包還是那塊面包,但味道和吃它的心情卻已經沒有半點期待和愉悅了。
我完全不知道他是如何從一個幽默陽光搞笑的少年變成現在這樣一開口就跟我討論學術問題,講話如此較真的男生了。
我忽然明白,他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少年了。
那些年,陪他坐公車上下學的不是我。和他下課打鬧的不是我。跟他討論題目的不是我。看他打球,畫畫,搭模型的也都不是我。
他成長為現在的這個少年,我沒有參與一點半點的過程。
我滿心以為被我緊緊攥在手里的那些過往還在熠熠生輝。而時光就像玻璃沙漏里的那個小孔,過往的回憶再豐滿,也終究逃不過時間的追捕,似一場流沙般團簇著鉆過那小孔倉皇而逃。
鮮活的記憶就像色彩鮮艷的干花瓣,再美好也不是昨日的樣子。回憶最殘忍的地方就是讓你以為還回得去。
只是我們終究都不再是當初的你和我。
后來的考試周,我再也沒有夢到他了。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就好像一顆懸而未決的心終于有了著落。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真的不會等你了。
Five
之前寫二專論文的時候把《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英文版本的書和電影都里里外外看了好幾遍。
書和電影里,蓋茨比久久的望著對岸的綠燈,想象著那就是他的摯愛黛西。他伸出手臂,以為愛人觸手可及,最后卻發現所有的等待都是一場空。
誰都曾為這場執著的等待而感動,最后也為他的悲慘結局而唏噓。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她已為人婦,早已不是停留在他記憶里的少女黛西。沒有在一起的這些年,又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就連蓋茨比的愛...他也只是不敢承認:現在的他,愛地位和金錢甚于愛黛西。
那些少年們,你們知道有那么些傻姑娘曾經等了你們整整一個青春嗎?
因為你們無心的一句話,讓她們的青春不斷的不斷的循環著喜歡你的感覺,靜默的追隨著你們的腳步,等一個永遠等不到的轉身。
而你也知道,有些少年,終究是等不到的。
我們愛的只是那些過往與想象。
曾經的過往已經不再熟悉,或是不再相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