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后媽媽的過年記憶·舅媽的廚房

結(jié)婚十年,老公對我說過的最動聽的情話,不是“我愛你”,也不是“你瘦了”,而是“你做的飯實在太難吃了,還是讓我媽做吧”。自從我不得不自己操持兒子的一日三餐后才明白,愿意為一個人洗手作羹湯,不僅是一份靜水流深的感情,而且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當我因為一頓一葷一素一湯的家常便飯,耗費掉大半個下午時,經(jīng)常就會想起舅媽。每年春節(jié),家里大大小小二三十口人的飯菜,她是怎么做出來的?

過年回老家,偶爾趕不上飯點兒,進門時已前胸貼后背。舅媽一邊快活地招呼著“哦嚯,都回來了哦”,一邊系上圍裙,轉(zhuǎn)身進廚房。洗涮聲、鍋盆碗盞的碰撞聲、菜入油鍋的撕扯聲,聲聲入耳,熟練輕快。不多會兒,幾道家常菜就上了桌。你說,鍋鏟到了舅媽手里,怎么就像有了魔力?同樣的食材,同樣的油鹽醬醋,舅媽做出來就格外好吃。簡單的清炒白菜,舅媽就可以炒得脆而不生,清亮鮮香;煎雞蛋時,舅媽稍微點綴些剁椒,再撒上些蔥花,立馬妖艷了色彩,豐富了口感,讓人食指大動。飯菜落胃,旅途中緊張疲憊的細胞得到了精致的照顧,整個人才算徹底放松下來。

舅媽常說,“來幾個人客怕什么,多個人,多雙筷子,又沒別的“。言語中的灑脫和舉重若輕讓我堅信,家里多幾口人吃飯,真不是件麻煩的事兒。很多年后,我漸為人妻、為人母,獨自打理老少五口人的一天三頓。這樣的時日雖不多,但倍感壓力山大。那些天里,早飯剛落幕,午飯就要登場,生活似乎被人為地簡化成了三頓飯。我感覺自己被困在了廚房,無名的怒火從腳底直沖發(fā)梢。也就在那時,方才體會到舅媽當年舉重若輕背后,是對生活的無限耐心和對家人的無悔付出。

記憶中,春節(jié)在老家,每天早上叫醒我的,是味蕾。舅媽總是最早起床的,等我尋著香味,穿過飯廳,一路小跑進廚房時,十多平米的廚房里已是一派欣欣向榮。案板一端,錯落有致地疊放著兩層湯碗。湯碗里,各種調(diào)料各就各位。煤爐子上,坐著一個大甑缽,沸騰著濃白的骨頭湯。正月清冷的早晨,沒有什么比一碗咸鮮的熱湯面更能撫慰脾胃、振奮人心。案板的另一端,并排放著兩個大盆。黃色陶瓷盆里,泡著糯米糍粑。糍粑浸了水,變得柔軟,一副待字閨中的模樣。白色搪瓷盆里,是發(fā)酵好的甜酒(北方稱之為酒釀),飽滿的糯米粒晶瑩剔透,溫情脈脈。

日上三竿,大家伙兒陸陸續(xù)續(xù)起床了,披著外套,趿拉著棉拖鞋,蓬頭垢面先到廚房點卯,看有什么可吃的。見有人進來,坐在矮凳上摘菜或者收拾活雞的舅媽,馬上站起來,笑意盈盈地問:“起來了哦,吃點什么呢”?回答自然五花八門。舅媽于是像孩子王一樣高聲說道:“慢點兒,慢點兒,來報餐哦。幾個吃面的,幾個吃甜酒沖蛋(北方稱之為酒釀雞蛋)的,幾個吃糖油粑粑的?”我們哄堂大笑,各自對號入座后,轉(zhuǎn)戰(zhàn)衛(wèi)生間,輪流梳洗。等我們煥然一新再次出現(xiàn)在飯廳時,早餐已在餐桌上恭候。鮮美的濃湯滋潤著勁道的面條,面盡湯絕時還在咂嘴;白的甜酒,黃的蛋花兒,胖乎乎的湯圓,再搭配幾顆紅色的枸杞,實在太好看,都不忍心動嘴了。過了高溫糖和油的糯米糍粑,裹上了金黃微焦的外衣,一口咬下去,甜滋滋的感覺在唇齒間彌漫。都好吃!吃了面條,其他的就是地上的白月光;吃了糖油粑粑,其他的就成了胸口的朱砂痣。反正,吃哪個不吃哪個都是遺憾。所以,我經(jīng)常吃完了自己那份,央求舅媽再給做沒吃到的。舅媽二話不說,“添酒回?zé)糁亻_宴”,馬上打開爐門。正做著,一個慵懶的聲音從樓上臥室傳來,睡意朦朧,“舅媽,有剩飯嗎?炒個蛋炒飯吧。” “好,要得,做了萍萍的就給你做。”舅媽的聲音洪亮,沒有絲毫不愉快。

天寒地凍,客廳的火爐像塊巨大的磁鐵,把大家從各個角落聚集到一起。吃過早飯,我們圍坐成一圈,聊天、嗑瓜子、打紙牌。“來了哦,來了哦”,話音未落,舅媽已經(jīng)從廚房走進了客廳。左手托著一摞小茶碗,最上面的茶碗里裝著滿滿一碗芝麻;右手端著一大瓷缸姜鹽茶。她把芝麻倒進瓷缸,搖一搖,然后在瓷缸和茶碗之間來回倒。幾次之后,芝麻就均勻懸浮在茶里了。接著,她把茶倒進小茶碗,挨個遞給我們,“來啰,喝點兒芝麻豆子姜鹽茶,散散寒”。一口茶下肚,溫暖的感覺便從心底蕩漾開了。

前年,舅媽摔了一跤,腿腳不似原來利索,下廚的次數(shù)少了。外公外婆相繼過世后,我們也很少去舅舅舅媽家過年。但是,舅媽的廚房依然是我過年時的念想。因為,舅媽曾經(jīng)在那里用心、用愛為我們烹制了最美好的食物。那也許就是傳說中的年味兒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作為邵陽人,談到邵陽的吃食,第一個跳出腦海的非“邵陽米粉”莫屬。邵陽米粉雖也是米做的粉,但又不同于桂林的米粉,也不...
    金櫻子閱讀 1,044評論 0 1
  • 前言 “媽,我要寫家鄉(xiāng)的美食,幫我想想咱那里都有哪些好吃的唄。” 我媽沉吟三秒,說:“你爸做的燉豬頭、烤豬蹄、煎魚...
    英十八你要克制你寄幾閱讀 448評論 1 0
  • 1、 金庸小說的男主角里面,韋小寶是最令廣大男同胞羨慕的。 出身妓院,從小就混跡風(fēng)月,長大以后事業(yè)上混的風(fēng)生水起,...
    李蝌蝌閱讀 2,612評論 65 60
  • 在《<邊城>題記》中沈從文說:“但本書作者,卻早已存心把這個‘多數(shù)’放棄了。”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正文首句就說:“...
    宜夢閱讀 545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