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從洗手間出來,就看到王娟捂著嘴過來
怎么?怎么哭了啊,誰欺負你啦?
‘哇哇哇...’
我不說還好,一說她哭的更厲害了,直接也不捂嘴了,一直哭出聲來了
瞬間路過的人,都看了過來,用異樣的眼光看著
我趕緊摟著著王娟(匿名),拍拍她的肩說:‘沒事,沒事,這么大人了,怎么還哭了,你看多丟人,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走我辦公室聊聊。
‘不了,還是去下面花園吧,我想靜靜’’,王娟道。
我說 行,可以 ?那就別哭了 ?我們走。
到了樓下,我坐在花壇邊,問道:
“怎么啦,遇到什么事情了”
她說,是家里的事情。
什么事?
“我怎么攤上了這么一個婆婆,之前就跟她說,不要給孩子零用錢,不要給孩子買零食,吃什么,家里都有。外面的都不健康,小孩子的都是垃圾食品。今天人家幼兒園老師給我打電話說了,孩子肚疼,拉完肚子才好,問我是不是給孩子吃什么不干凈的東西了。然后我就打電話問我婆婆,因為今天是婆婆送去上學的。然后我們就吵起來了,最后我老公還兇我..”王娟哽咽的敘說著
我說,怎么還吵起來了,跟你老公什么事?
王娟繼續說道,她問婆婆是不是買一些路邊小零食給孩子了;不是跟您說了嗎,路邊的不衛生,風吹著灰塵很多,而且材料也都不是很好的。
誰知婆婆直接生氣道:怎么啦,我給孩子買玩具你數落,買點吃的也不行啦,我又不是用你的錢。再說了孩子是我孫子,你管我怎樣!不像有些人摳門,買到什么東西啊...
王娟也生氣了,知道這件事只是導火線,直接說了句:這都什么啊,不可理喻!就直接掛電話了
就這樣給你婆婆吵了一架?那你也不至于哭吧?我問道.
她說當然不是這樣啦, 她婆老公沒有一會,就打電話過來罵了 她一頓,罵的非常難聽,她感到委屈。
王娟繼續說道“其實還是因為上周的事情,她婆婆喝了孩子的爽歪歪,孩子哭了鬧了,因為是最后一瓶。我就說了句,剩最后一瓶了 ,給孩子留著,等再買些,想喝就喝;她婆婆就給她當場鬧了一頓,說怎么啦,家是她的家,喝瓶飲料就跟喝了你的血一樣,看你的臉上,誰欠你的?我看人家的媳婦也沒有跟你一樣,一星期至少三四次接快遞,俺孩掙再多錢也不夠你敗的...等等
我說,放寬心,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以后慢慢會好的。你老公罵你,證明孝順,你也不希望自己老公不孝順吧。
她說,她老公不知道實情,并不怪,委屈的是,她婆婆給她老公說她罵她婆婆不是人,還說她賤。
我說孩子的事情,她說買的什么東西,就還是說之前的事,我才說了句 這都什么啊 不可理喻,因為我不想和婆婆吵,沒意義。 這就變成我罵她了。
其實上周那事情后,我給婆婆買了豆奶粉,結果她婆婆直接說,給自己和孩子買東西到是舍得,給她老婆子買一袋豆奶粉 ?這是準備一兩個月不準備給她老婆子再花錢了是吧...
她身上穿的,用的,那個不是我給她買的,她兒子會嗎?...”
最后我給她說,其實老人,就想體現自己在家的位置,而并不是故意找事情的。你想你老公天天上班,回到家陪你更多,陪老人的時間少了。所以才想找點事情,來體現自己在這個家的地位,看看和你吵架后兒子站在那一邊,其實難的是你老公。
你如果不想這樣,就一定要和你婆婆做成朋友關系,這樣你們一家才會和睦。你可以試試看...
現在其實兒子對妻子的愛遠遠勝過給予母親的,給老婆買好吃的,買漂亮的衣服,天天小倆口廝守在一起,母親看在眼里,心里雖不生氣,但還是感到深深的落寞啊!
會產生媳婦搶走了兒子的想法。而妻子呢,都希望丈夫的心全在她一個人身上,丈夫對婆婆好了,做妻子的心里就不樂意了,難道婆婆比我還重要,于是就會有那么多女人問一個無解的問題:我和你媽掉水里,你說你先救誰!
凡是要爭丈夫的愛的女人都不能夠讓她存在,這是大部分妻子潛意識里的邏輯!
所以,要維持好婆媳關系,重要一點就是,不要讓婆婆感覺你是搶走他兒子的對手,要讓她切實的感覺到兒子非但沒有被搶走,而且她還多了一個女兒。當這種觀念在婆婆的頭腦中形成之后,婆媳關系自然就會形成良性發展了。
婆婆喜歡孫子,也同樣為了兒子兒媳能夠安安心心工作,便主動愿意帶孩子,這是很多家庭都有的情況。
可是問題就出在老一輩和年輕一輩的教育觀念差異。很多媳婦認為婆婆的教育思想太陳舊,比如幾歲了還喂飯、亂給零花錢等方式,會慣壞了孩子,需要新的教育方式來帶孩子,
比如讓孩子獨立自主,讓孩子明白有付出才會有回報等。所以長此以往就會滋生頗多矛盾。
不管任何人,對待公公婆婆亦是岳母岳父等 想要關系和睦,就要對待親友一樣對待。因為兩人關系好,就只有親情、愛情、友情才是長久之宜。(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