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提前預支禪理面的精神,稱為貸禪。其實,大家現在每天都在貸禪,因為幾乎沒有人能真實的完美的體會到禪境。我不敢保證所有人都在參出禪理,但是幾乎每一個人都在貸禪。向往自己的人生價值,向往居家平安,向往升遷,向往長壽,其實這些都是福報。大家都希望得到的恰恰是結果,得到了就是貸禪。
貸禪的方式其實就是一種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禪學。付出的代價其實就是打亂自己的生活,本來可以按部就班得出的道理,內心跳躍了,現實卻沒有跟上修行,最后的結局是否定自我的內心。就像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打敗了理想,再也不會出現那積極的想法一樣。自己被自己打敗的第一原因就是貸禪。付出是殘酷。
不光是不及的能力的貸禪不好,不及能力的貸款也不好,不及能力的貸情感也是不對的。因為,我們要一步一步來精進,我們要努力一點一點積累,我們要有一份巨大的力量幫助我們堅持走下去。這就是我們巨大的自身銀行,不要在不了解自己的情況下去貸任何東西。包括自己的健康和人際關系,有一種說法就是不要“透支”或者“攀緣”。
我們要自己多努力,不要祈求外力,一切量力而行,實事求是,不要身外求法,心外求禪。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說些什么吧?
科學必須回歸。當人類發現核武器已經多得可以毀滅地球幾十次時,人類突然間醒悟,從而裁軍。當人類發現物質極其豐富,但心靈卻越來越空虛貧乏時,人類猛然醒悟開始注重并認真地研究宗教,當人類享受過種種快樂以后發現快樂總不能長久,高潮過后便是更深更廣的低潮而長嘆人生如夢好景難長時間,人類便猛然回頭,這時,科學才有可能踏上回歸的路程,人類才有可能重新找回失去的自己。
我只寫屬于醫生的那片神秘黑暗
你記到嗎?你知道嗎?
人類離不開的話題。
任何言辭都轉移不了的信仰,和那一批、一批腐爛的寄生靈魂。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