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多人問我怎么才能拍出好照片,其實說心里話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在兩年前買了人生第一臺相機,第一次接觸攝影這個詞,那時候人生地不熟,為了買相機,買電腦,上過當,吃過虧。第一次摸相機,不知道快門在哪里,第一次用自動擋拍照,卻還是拍糊。拍照拍了兩年,用的最多的還是自動擋。他們叫他傻瓜模式,我以前也這樣叫,后來不叫了,因為自動擋模式他其實還是叫自動檔模式,只是用的人傻而已。
? ? ? 所以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怎么拍出好照片這個問題,當然一些攝影大師會告訴你,來吧參加我的攝影課,我教你怎么拍出一張好照片。光圈,快門,感光度……巴拉巴拉一大堆。當然我也曾這么干過,可后來發現,效果平平。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下面這老頭說的一句話,
他說
“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
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
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
看過的電影,
聽過的音樂,
愛過的人.”
? ? ? 所以,不要再問我好照片怎么拍,這個問題你最好問你的相機說明書或隨便的一本攝影寶典就好。我的理解是攝影,功夫在技巧之外。
? ? ? 當然這并不能說,技巧就不重要,攝影很容易上手,卻很難突破。技巧可以自學,可以從師,但突破就只能靠積累。這個時代是一個復興的時代,國家要復興,家庭也要復興。肉食者忙著改變國家的國際地位,百姓們急著改換門庭。想要靜下來做一件事很難,所以,很多時候會看到三十天吉他速成,兩個月托福雅思。但是藝術的東西,需要時間的磨礪。所以總有一天那些用技術表達出來的東西,必將掩蓋技術本身。
那么這些技巧以外的功夫在哪里?
一、美感
? ? ? 美感是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因人而異,沒有什么定論。所以我至今無法理解“攝影比賽的存在意義”。對于美感,我這樣考慮。
? ? ? 風光攝影,拍的是你的內心。很多人想學攝影的初衷其實就是為了在旅途中拍下所看見的美景,可是你能看到什么樣的美景,主要的是在于你,而非風景。就拿登山來說,有的人登上山頂會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而有的人會說“TMD累死我了”。風光攝影拍的好不好,和你去沒去風景區沒有半點關系。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告訴我們,事非在形,而在意。攝影作為繪畫藝術的一個延伸,在山水風光這一層,總該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深意。光影虛實之間,是你對這世界的認識。所以說景雖無魂,人卻有情。
? ? ? 人像攝影的美感,在于記錄。所以,七分在于抓,三分在于擺。一張有美感的人像照片,照片里的人表情是自然的,動作是優美的。如果缺了某一個,人就成了石膏像,不同的是他多了色彩。如果你問我紀實攝影為何還要擺,那我告訴你,這里的擺是攝影師相機的擺位。所以學習攝影最重要的一個技巧在于構圖。而美感的培養也在于構圖。
二、情懷
? ? ?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情懷這個詞變了味。人們談情懷色變,可是在攝影里情懷恰巧是攝影的靈魂。想要照片拍得好,首先人品要很好。記錄鄉間小路,城市街道的人,心一定是善良富有濟世情懷的,因為他們關心這這世間最真實的地方。記錄山川大河,雨雪星空的人一定是灑脫熱愛自由的,他們向往著最美麗的地方。情懷讓一個人像人一樣活著,豪邁的人高朋滿座,優雅的人遺世獨立。攝影里的情懷,是情的延伸。它會讓一張照片耐人尋味,把讀者的眼睛帶到現實之外。也能讓照片開口,告訴你它的故事。
? ? ? 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其實花也好,菩提也好,一切外在的東西都不重要,關鍵在于你內心的情懷。佛祖悲憫萬物,所以一朵野花他也當一個世界看待,而作為一個攝影人,情懷可以使你于微小處見真美。集情、集景、集靈,集韻,而后醒。方為攝影,方為人生。
那么何為情懷?早上讀到一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