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思考清單:
1.這世上太多的好書值得去好好品讀,后悔曾經浪費的大把美好時光,可天下是沒有“后悔藥”的。如今,真的想好好地靜下心來多讀一些好書。在奔四的道路上一路前行,現實生活畢竟太狹隘,每天接觸的人、事、物幾乎一成不變。大千世界的豐富性,宇宙萬物的美妙神奇于我遠不曾真正體驗經歷。我總在想,只能來一次的地球,每個人僅有的一次生命,如果就這樣日復一日地重復下去,直到生命的盡頭,豈不浪費?何止是浪費,簡直是對生命的褻瀆和踐踏!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行萬里路畢竟不太現實,而讀萬卷書卻是人人可做的,書籍中就蘊藏著萬千世界,囊括著宇宙萬物,他可以讓我們去經歷不同的人生,將僅有的一輩子過成“幾輩子”,拓寬生命的“長寬高”。
最近,對讀書的渴望越發(fā)強烈,幾乎不能自已。每天都隨身帶著書,上班下班,課堂內外,在完成必須的事務之后,會立即投入到書籍的世界中去,沉醉其中,享受其中。
可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境遇又不可避免地與自身遭遇。特別是有了兒子之后,照料的繁瑣,親子的歡樂,家庭的責任,諸如此類,占據了我?guī)缀跛械目臻e時間,讀書的時間越發(fā)少得可憐。正如我常和學生與家長說的那樣“忙不是借口”,的確,忙確實不是借口,所以只能忙里偷閑。
2.最近在閱讀美國暢銷書作家詹姆斯.斯科特.貝爾的《這樣寫出好故事》一書,這是一本指導創(chuàng)作小說的“奇書”,教會讀者玩轉情節(jié)與結構,寫出會咬人的精彩故事。其實,寫作就是講故事,如何把故事講好講精彩,書上有具體而實用的操作步驟。小時候就夢想著創(chuàng)作一本小說,看了這本書之后,特別是看到新教育同仁三水老師早已開始的行動之后,內心早已心猿意馬,蠢蠢欲動。
3.今天聽了人稱“數學瘋子”張宏偉老師上課和講座,內心再次收到震蕩。其實我的內心經常受到類似這樣的震蕩,特別是每次聽完名家名師的講座之后,內心那個激動那個澎湃,總想著立即做些什么,然而最終并沒有改變多少。這樣的內心體驗許多人都會有,俗稱的“聽聽激動,想想感動,回去一動不動。”
除了震蕩,我內心更多的是悔恨和自責,懷揣著赤誠的教育夢想走上講臺,想做的事情實在太多,卻一直沒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狀態(tài)和境界。這樣的狀態(tài)和境界絕不是成為“名師”,我對此絲毫不感興趣(能成也不反對),我經常對同事和領導說的一個觀點就是“給我一個班,讓我當班主任就好了,給再大的官也不換,我就想和學生們在一起。”這是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不想成為榮耀加身的“名師”,只想做一名尊重教育規(guī)律,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學習規(guī)律的“明師”,“尊重的教育”,這是師大母校的校訓,我銘記于心。
說是“一動不動”,其實于我也不是,這些名師帶給我的是思維的啟發(fā)和觀念的沖擊,他們的成名成家不是沒有原因的,肯定有他們的過人之處,要好好學習。我現在對教育,對教學,對學生,對教材等等的看法都受到我所接觸的這些名師大家的深刻影響,我是改變了的,我是成長了的,觀念上如此,行動上更是如此。
4.把握好“輸入”和“輸出”的時間分配,要把重點放在“輸入”上,多閱讀,勤思考,提升思考能力?!拜敵觥币膊荒芊潘?,要養(yǎng)成習慣,堅持到底,但是不能為了“輸出”而“輸出”,不能影響到“輸入”,目前還是以“輸入”為主,“輸出”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