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八日凌晨,我從浙江臺州乘車出發,到上海乘機至西安,轉機去西寧。
青海湖之旅,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高原和草地,草地上有成群的牦牛和黃羊,心胸為之開闊。近青海湖時,油菜花盛開,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春天,遠望青海湖從天邊撲面而來,被天上之水融化了心靈。走進青海岸邊,就沒有江南水鄉的清秀和嫵媚了,儼然一東北大漢,沒有味道。
青海地區一路多荒山高坡,比較貧瘠。到了甘肅的敦煌地區,就不僅是貧瘠了,而是荒無人煙。我是坐火車進入敦煌的,早晨醒來睜開眼睛,窗外是一望無邊的沙漠,電線桿孤獨地立在黃沙之上,沒有樹木,也沒有青草,遠處可見沙崖單調地橫臥在黃沙之上。作為江南人來說,我一開始就被震動了。
早上去了鳴沙山和月牙泉,我在鳴沙山感受了沙漠中徒步的恐懼,翻過一個沙頭又是一個沙頭,爬坡時進一步退半步,如果沒有了水,沒有了體力,等候的就是黃沙的掩埋。我和一個女同事一起爬了近五十米的陡坡,大概在中間歇了五次,互相鼓勵,牽手共進,在這里,什么恩怨情仇都拋到了九霄云外,有的只是在自然面前的人與人之間的質樸的博愛。人性在這里沒有了功利,變得單純和天然。月牙泉精巧而秀麗,真是沙漠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下午去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前面是一條河,少水,但是郁郁蔥蔥的榆樹林顯示這里確實是一條河。我想起《葬書》里說:“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真是感慨萬千。在江南,水隨處可見,在甘肅沙漠地帶,水就是生命,水真的比什么都重要。沒有水,你藏了風又有什么用呢?我在莫高窟停留了兩個小時多,看了約十個洞窟,看的洞窟太少了,實在太少了,所幸我之前看了厚厚一本關于敦煌莫高窟的書,這幾個洞窟略微讓我印證和感受了莫高窟的神奇和偉大。
出了甘肅,到了寧夏,青草和綠樹就多起來了,看到最多的是楊樹。晚上住在中衛市,夜間去美食街吃烤羊肉,路上所見景象仿佛有了沿海城市味道,頗為先進。中衛外城還看到湖和荷花,不愧塞上江南美譽。等到游了銀川的沙湖,所見浩淼的水域、湖上的蘆葦蕩、水中的野鴨,我就完全認同了寧夏是一個真正的塞上江南。不過,銀川的沙坡頭名聲很大,卻并沒有太多魅力,人工味實在太濃,遠不及鳴沙山的雄壯和震撼人心。
七月十四日子夜,乘機降落上海,空氣就濕潤了,我回到了江南,這一周留下的腳后跟開裂的傷口也忽然得到了滋養。我就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