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沒回去了呢,大概也有四五年時間了吧。
曾經(jīng)有一個人問我,如果時間能倒流,你最想回哪個階段呢?仔細想想,小學初中歡脫卻太幼稚,大學瀟灑又太迷茫,只有高中,心無旁騖,為自己定下的目標全身心的努力,回想著那樣認真拼搏的自己,真令人懷念。
南方的冬天,說冷也不算特別冷,但凍手凍腳是肯定的。我們宿舍定的是早上五點半的鬧鐘。早上鬧鐘一響,明明每個人都還睡得迷迷蒙蒙,卻還是掙扎著穿衣起床,沒電開不了燈,就買了手電筒。簡單的洗漱收拾后,就帶了前天晚上帶回來的筆記出門晨讀。
我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大禮堂下面的路燈處,很高很亮,我們背英語,讀李陽十三篇,背政治歷史知識點,記語文的各種古詩詞。早讀從來都不會是孤單的,圍著一盞燈,三五成群,圍著圍巾,戴著手套,冷極了跺一跺腳,書聲瑯瑯,呼出的氣裊裊升起,然后在半空中消散。晨讀一開始只是幾個人,后來加入的人越來越多,最后成了校園中最別具一格的一景。
最期盼的還是體育課。這是我們一周真正能夠運動鍛煉的時候。體育老師帶我們做了幾節(jié)預備運動后,就讓我們自由運動了。有些人手拉著手在草坪上看書聊天,有些人趁此機會去小賣部填塞肚子,當然還有一些人真正選擇運動的,譬如我們。
10個人,石頭剪子布分為兩組。沒有裁判,也沒有觀眾。每個人都跑得氣喘吁吁,偏偏還要堅持全場。防守進攻,三步上籃,不算流暢但勝在帥氣。一群青春洋溢的女孩,雖然偶爾被球砸的胸疼,有時臉上會添些指甲痕,都無妨啊,一場下來,笑得合不攏嘴,出汗出得淋漓盡致,什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都忘得一干二凈,學習的時候就認真去學,玩的時候就得開心去玩。
三月桃花開,七月芒果熟。除了學習,我們當然不能放棄身邊的風景。
學校有一片桃花林,三月初,就開始紛紛吐露芬芳,紅艷艷一片,也算是個美景,可惜全是觀賞性的,花瓣一落,結(jié)的果又小又澀,無法入嘴。好在禮堂后邊長了棵水蜜桃,好不容易等她結(jié)了果,沒結(jié)幾個,再來一場大雨,又掉了幾個,最后面,能讓人有盼頭的只有倆。和好友盼星星盼月亮,每天晚上晚讀結(jié)束繞過去瞄一眼,唉呀,還在,哎喲,又大了一點。
終于,在一個月黑風高夜,“驚喜”地發(fā)現(xiàn),我們等待了許久的獵物被人半路截胡了。
當然我們并沒有悲痛多久。校園里從來不缺的就是芒果樹,七月份芒果個已經(jīng)挺大,最好的是足球場邊的那排芒果樹,地理位置佳,樹矮個還大。俗話說,下手為強。我到現(xiàn)在都忘不了,當年入口的那碗芒果酸(青芒果削皮切絲,加糖,再來一勺天等辣椒,簡直完美),一個個酸的齜牙咧嘴,最后兩兩相望,含著眼淚吃完了那碗惦記了半個月費勁得來的成果。
而高中最讓人念念不忘的,還是那群可愛可敬的老師。藍瘦香菇紅遍天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我們的班主任,作為數(shù)學老師,普通話不標準也是可以原諒的。課堂上讓我們做題目,我們做得久些,他就嘴巴一撇,眉頭一皺,5來5去5半天都解不出來,看我的。然后在黑板上唰唰唰,解法一,解法二,解法三,然后又是變形一變形二,黑板上滿滿當當,看得眼花繚亂,思緒跟不上是常事,只能課后自己再慢慢研究。
深似果霸(真是可怕)是班主任的口頭禪,雖然兇我們時特別兇,眉頭皺起來,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兇巴巴的樣子,但其實最貼心的還是他。中秋節(jié)給我們發(fā)師母做的月餅,圣誕節(jié)給我們發(fā)玫瑰花糖…學生生病了半夜帶著去醫(yī)院,早上給煮好養(yǎng)胃的熱粥;學生低落時及時開導,不忘在每一次大小考試中給我們加油鼓勁。
給我們發(fā)筆記本,每天一個人寫一篇文章,七十多個人,兩年半的時間,不知道寫了多少本筆記本,寫連載小說的,表衷腸的,抱怨生活的,還有多少人曾經(jīng)在筆記本中吐槽他的普通話,有時候他就會在班會課上聲情并茂地來上一段,他說,等10年后班級聚會,就把這些筆記本拿出來給你們看,讓你們看看你們當時都寫了些啥東西。而如今,離10年之約,竟然已經(jīng)過了一大半。
當然還有我們優(yōu)雅有溫柔的英文老師,雖然我總是拖班級平均分后腿,依然不忘記課堂上時不時點名,背李陽十三篇,聽寫單詞,雖然每次都會把我嚇得個半死;嗓門超大,霸氣側(cè)漏的政治老師,分析起時事總是一套一套的;總是冷不防就給我們講冷笑話的地理老師,圓畫得可真圓;文質(zhì)彬彬的語文老師,總是想出一些出其不意的點子來提高我們的能力;學校返聘的歷史老師,六十多歲,總跟我們說這是他帶的最后一屆,等我們考完試他就去上海找兒子享福,一板一眼,教得甚是認真。可老師終究食言了,等我們高考完他還是沒有舍得離開學生,最后倒在了他一生為之付出的講臺上,懷念老師。
孔子像在高三的時候修起來的,高考前夕,不知道誰提出的到孔子像前拜一拜保佑我們考試順利的,然后我們竟然真的就去拜了。一夜無夢,第二天我們吃著學校為我們特意準備的早餐,穿過風景區(qū),還特意在景區(qū)里的小廟又拜了一拜,精神抖擻,迎接這最后的考驗。
2天一眨眼就過了。離校前一天,我們啃著燒烤,喝著啤酒,說好的暢聊通宵,不知道什么時候,大家就都困得掙不住了,紛紛入睡。第二天大家各自回家,明明就在同一個縣城,卻還是有好多人已經(jīng)幾年未見。
現(xiàn)在我們桌上已經(jīng)沒有高高摞起的各種復習資料要看要記了,早上也不需要睜著朦朧眼起那么早去背書了,可是也沒有人揮著小鞭子督促著我們向前沖了,也沒有人會相互鼓勵,相互攙扶著一起奮斗了。那時候的我們總是想著等上了大學就好了,不會再有繁重的功課,不會再有人再拘束著自己,可以睡懶覺,可以談戀愛,可以肆無忌憚,然后到了大學,又開始懷念那些自己一心一意努力的日子。
我們總是想著等以后怎樣就怎樣怎樣時,抱怨著現(xiàn)在的不堪,今夕的痛苦,一味暢想未來的美好,我說,倒不如珍惜當下,即便是苦中作樂,也得相信,當下就是命運給你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