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他就是被后世評為"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的宋徽宗趙佶。
趙佶的皇帝位也是從天而降,是他的幸運,也是大宋王朝的不幸,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出生皇族,趙佶自幼養尊處優,逐漸養成了輕佻浪蕩的性格。據說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書省觀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畫像,"見其人物儼雅,再三嘆訝",隨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時夢李主來謁,所以文采風流,過李主百倍"。這種李煜托生的傳說固然不足為信,但在趙佶身上,的確有李煜的影子。徽宗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表現出非凡的天賦。
趙佶還重用蔡京,蔡京是個政治投機者,王安石變法時擁護變法改革,元佑初又附和司馬光積極推翻新法,紹圣初又積極附和新法,結交赴杭收集書畫的宦官童貫,蔡京以擅長書法逐漸受到可以稱之為畫家、書法家的宋徽宗的賞識,鄧洵武、溫益知道徽宗必將重用蔡京,在進呈紹述新法意見時都力薦蔡京,認為徽宗"必欲繼志述事,非用蔡京不可"。 崇寧元年(1102年)五月,左相韓忠彥首先被貶任知府,蔡京升任執政。隨后右相曾布也被貶任知州,蔡京升任右相,不久又升為左相,獨相達三年之久。其后雖曾二次罷相,但又復相或以太師控制朝政,位在首相(徽宗改左仆射為太宰作首相,右仆射改稱少宰為次相)之上。徽宗末年,致仕已多年的蔡京還以太師領三省事掌握朝政。徽宗時期始終是蔡京及其黨羽的天下,他們打著紹述神宗改革的旗號,作為排斥異己打擊反對者的幌子。
在徽宗統治時期,貪官污吏占據大部朝堂。蔡京等打著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賄賂公行,賣官鬻爵,宦官楊戩設"稻田務",讓彌漫數百里的梁山濼(泊),是濟州(今山東巨野)、鄆州(今東平)數縣沿湖漁民賴以生存之所,也被按船只強行收取賦稅,逃稅者按盜匪處罪。在李彥及其黨羽的摧殘之下,北方也是民不聊生,小規模起義不斷發生。其中著名的就是宣和元年(1119年)的宋江起義,在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被張叔夜擒服歸降。規模最大的方臘起義軍被韓世忠所破,方臘被斬。北宋朝廷雖然鎮壓了方臘起義,但并沒有吸取教訓,革新政局,而是更為黑暗腐敗,其時距北宋被金滅掉不過5年左右。
在軍事上更是懦弱無能,一套聯金擊遼的操作雖然干掉了大遼,但是養出了更加不可一世的大金,。靖康元年(1126年)閏十一月底,金兵南下。十二月十五日,東京之戰失利,金軍攻破汴京,金帝廢宋徽宗與子欽宗趙桓為庶人。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底, 金帝將徽、欽二帝,連同后妃、宗室,百官數千人,以及教坊樂工、技藝工匠、法駕、儀仗、冠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玩物、皇家藏書、天下州府地圖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積蓄被擄掠一空,北宋滅亡。因此事發生在靖康年間,史稱"靖康之變"。
據說,宋徽宗聽到財寶等被擄掠毫不在乎,等聽到皇家藏書也被搶去,才仰天長嘆幾聲。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盡了凌辱。先是愛妃王婉容等被金將強行索去。接著,到金國都城后,被命令與趙桓一起穿著喪服,去謁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廟宇,意為金帝向太祖獻俘。爾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為昏德公,關押于韓州(今遼寧省昌圖縣),后又被遷到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囚禁。到達五國城時,隨行男女僅140余人。
宋徽宗被囚禁了九年。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四月甲子日,宋徽宗終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國城,享年54歲。金熙宗將他葬于河南廣寧(今河南洛陽附近)。
ps: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也和這位書畫皇帝不無干系。張擇端完成這幅歌頌太平盛世歷史長卷后,首先將它呈獻給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為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作為中國歷史上書畫大家的宋徽宗酷愛此畫,用他著名的"瘦金體"書法親筆在圖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并鈐上了雙龍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