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才能月圓
? ? ? ------《那年花開》第一部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不到生命的結節,我們幻想中的情感永遠是那樣華麗浪漫沒有瑕疵......
隨著《花開》的熱播,本來都是“娘娘迷”的觀眾卻被“吳聘”帶走了~
不得不說,他的“離開”,讓我沉淪了兩天!翻遍微博、各網站視頻、查找史實資料。覺得這次是我看電視劇如此不理智的一回!
回顧劇情,本片改自史實人物,陜西女首富(安吳寡婦)周瑩波折短暫又堅強的一生。那么她的丈夫,吳聘就是她人生的向導和老師。一個待人和善、才華橫溢,溫文爾雅大家少爺卻英年早逝。如此的不給觀眾以圓滿,或許這就是殘缺的美好~
你為我“補月亮”,補在了我心中一輩子!
一個劇情人物的意外身亡,牽系了所有觀眾的心,甚至奪走了男一的喝彩和掌聲??芍^角色的鮮活和演員的投入。冷靜下來,我試問自己的內心,是多久沒有悲傷過?還是多久沒被感動過?突然間心就隨著劇情和人物的波動而化的細碎。
或許就是這樣一個物質社會,大家對情感的麻痹,“快餐式婚姻”的形成。沒有人去探索“何謂愛”,把人類最高級的情感規劃成“互相利用制”。這就是現代人真摯的情感缺失。不僅不相信別人,自己更缺少安全感。而這些終歸結于“愛來的,來的太容易”。
因為電視劇中我們相信了愛情,相信了什么叫“互為彼此”。如果沒有吳聘,周瑩不會有后來的成就;而如果周瑩可以用后面的功成名就來換取吳聘的話,我相信她會選擇后者。實事造就英雄,沒有哪個女性想活成女強人,周瑩的活是為了延續吳聘的精神。相信,如果誰是周瑩,或許都會做出“殉葬”的舉動。因為她的一切都跟著吳聘離開......
“女怕嫁錯郎”無論中外,還記得《泰坦尼克號》中,最終肉絲改成了杰克的姓氏,雖嫁人生兒育女,但她內心的絕大多數活著卻是“杰克”。因為看似短暫的愛情故事,卻能給觀眾心靈上的感同身受....
又讓我想到了革命人林覺民為了革命獻身前絕筆妻子的《與妻書》。妻子最終在他走后兩年郁郁而終。我曾無法去理解情到深處的最高境界原來是“陰陽兩隔”。
也許好的東西就是這樣吧,無論是點到為止還是物以稀為貴。
細細回味“又豈在朝朝暮暮”....
怕看悲劇,怕劇情遺憾了觀眾。所以錯過了《春風十里》,但還是在《那年花開》中折了自己的眼淚。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