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微國學《中國家風》,心中頗多感慨!
感慨一:家風是什么?
我理解的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世代傳承的或好或壞的為人處事的一貫的作風,和自己的性格脾氣秉性的一直表達!
感慨二:家風有好壞。
家風真的有好壞之分。古語說的好:積善之家,必有慶余!積惡之家,必有余殃!家風無論好壞,除非有一代覺醒,它都會一直向下傳承!就像基因代碼,會一代代復制!除非有變異!
感慨三:父母要警醒:如何改善傳承家風?
作為父母,的確要時刻警醒,并有意識的慎重的思考家風建設的問題!
首先思考的是:我新家的家風是什么?我們夫婦二人的原生家庭的家風是什么?在這三個家庭中好的家風有哪些?不好的家風又有哪些?
其次是,如果你想傳承好的家風,改善壞的家風,就必須從自身做起,并帶動家人一起努力,甚至是幾代人努力把家風建設當做事業一樣來追求,才能有起色!就像那句外國諺語所說,“三代培養一個貴族!”
再次家風傳承與建設需要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沒有良好的家教,好的風氣得不到傳承,壞的風氣得不到遏制,更有甚者會沾染社會上很多壞的風氣和習慣作風!
最后良好的家風的傳承需要學習借助現代心理學的方法技術和原理,改善父母的不完善的人格,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通過心理學的技術療愈家庭中父母和每個成員!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是良好家風傳承的心理基礎!人格完善是良好家風成長的沃土!家風建設的過程中,家庭成員都有必要學習一點心理學的基本常識,進行一些心理咨詢和心理療愈!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家風的傳承大多是不言之教,所以父母的修行是終生!父母要努力修行成為一個本自具足的人、圓滿的人!家風潤物無聲,孩紙在那樣的美好德行和愛的氛圍里自然而然的受到滋養!美好的德行,和顏悅色的姿態,從容不迫的處事風格也會自然而然的擁有和具備!
感慨四:夫妻二人要同心同德,把自我完善和夫妻磨合放到家族的高度上嚴格要求自己,修為自己,在教育子女時,也要明確告訴子女,努力提高自己的心、性、德,做到謹言慎行,克己慎獨是在為子孫積德行善,為整個的家族謀福利!
感慨五:要有明確的代表家庭文化和家風的名言警句作為載體口口相傳!例如,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家庭以愛為根,生活以和為貴。 家庭和氣福運開,家中吵鬧災禍生。? 不義之財勿取,合理之事則從。 傳家兩字讀與耕,興家兩字儉與勤。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百善孝為先,兄弟和為貴,子弟戒驕怠,夫妻莫猜忌。 處世以謙讓為貴,做人以誠信為本。?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踏踏實實干。 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孝順父母,尊敬師長,珍惜時間,懂得付出。? 上尊老,下愛幼,和鄰里,親家人。? 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 夫不嫌妻丑,妻莫嫌夫貧。? 成家子,烘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與人為善、知書達理、勤儉持家、和睦共處。? 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 人生都有雙重父母,雙方父母一視同仁。 恩義并用,相處合道,扶持并肩,相伴終身。 上敬下睦,夫唱婦隨,勤善和美,崇善孝敬。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實愛無成見,真信須勿疑。 親不過父母,近不過夫妻。 家和萬事興,齊力共斷金。? 做老實人、做誠信人、做善良人。? 誠實守信,開明勤儉,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待人貴真誠,為人須謙和,孝道當竭力,親情互相助。 謹言慎行,寬厚忍讓,勤懇做事,踏實做人。 學會放棄,懂得珍惜。 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分之事,休專公 夫為家計而辛勞,妻賢勤儉把家持。? 有德才有福,有愛才有家。 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遵從父母教導,孝順雙方父母,感恩對方付出,珍惜幸 。 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贍養父母,教育子女,創業致富,勤儉持家。 為人父母要涵養天性,懂得必先克己,方能教化兒女, 夫妻和睦,一家之福,簡單分享,知足常樂。? 教育孩子,全憑德行感化。不嬌、不溺、不打、不罵,? 留大枝,多鼓勵,常肯定,少批評,不用物質誘惑。 一年只望一春,一日只望早晨。有事莫推明早,今日就 。 越努力,越幸運;越擔當,越成長;越感恩,越有福報! 夫義婦順,陰陽氣順,互相不克,人安家齊,子孫昌旺。不怨恨子女,不打罵子女,身傳言教,諄諄引導,子女? 一家同心合意,何愁萬事不興。若是你刁我拗,家屋一 。 自己事自己做,今日事今日畢,不可馬虎了事,不可依 。 家庭就餐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禮貌待客,不無視父母。 學習工作做到學而不廢、知而不厭、業而不耽責而不 。童而不慣、強而不屈、弱而不欺;行為道德做到禮而不止、信而不背、倫而不悖、法而不逆。 做人正直,學會寬容,善待家人,學會關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家風傳承,事關家族興旺!百年基業,功在家風!家庭教育目光要高遠,家風傳承世代之責任!夫婦同修,兒女同修,家族共修,綿延不絕!家風乃成,才有民風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