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婚姻與家庭雜志的公眾號上看到了這篇文章,《婚姻里,不會愛比不愛更傷人》,在育兒,在親子相處的道路上,同樣如此。武志紅老師的《為何家會傷人》一書,所要闡述的就有其中這一條。在育兒親子相處的道路上,想要走得更好,要做到以下2點:
看到對方的需求
西班牙導演?Daniel Martínez Lara & Rafa Cano Méndez的《Alike》,用呆萌的風格講述了一對父子共同成長、回歸自我的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你的愛?我的世界才能重返色彩
一對生活在高樓大廈城市里的父子,一天爸爸送兒子上學,兒子被楓樹下綠草坪上小提琴演奏的音樂深深吸引,他把對音樂對藝術的喜愛表達在學校的作業本上,但這一切在父親的眼里,卻是毫無意義,音樂的美妙不及學業的重要。
父親試圖教會兒子社會上機械重復的生存法則,兒子也照做了,開始一板一眼的寫作業,他卻變得越來越不快樂。
后來,父親終于意識到,追求自己所喜愛的,收獲快樂,比壓抑感受讓自己變得麻木更重要。
這個父親終于“ 看到 ”兒子的內心需求,他的育兒路不會太差。
有效的表達愛
在親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有效的表達愛,才能否使其轉化為情,從而找到“親情”的感覺。
愛得努力不如愛得智慧,簡書作者 空中的紙飛機 愛女兒的方式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他堅持寫作,后來又堅持學繪畫,只為
給女兒留一份永久的精神財富。
PS:
在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我活在各種焦慮,憤怒,恐懼的情緒里,那段時間,兒子在我身邊,我卻看不到他的需求,沒有給他微笑和安撫。后來我才發現,他除了需要吃飽,睡覺之外,還需要被看見,看著他的眼睛,對著他微笑,陪他一起玩一起鬧。
現在的我,除了做好工作外,看書,總結,思考,成長自己,堅持寫作,只為用更好的方式去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