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午在簡書讀了一篇文章《當家人生病時,我才知道錢有多重要》。作者20多歲,非常孝順,經歷母親重病,家庭欠債,逐漸感悟到錢真的很重要,以后他會繼續踏實努力奮斗賺錢,孝順父母。
家人生病時,除了思考錢對治愈疾病的重要性,我們其實還可以有更多的思考。
二
當家人遇到病痛時,我們應該盡我們的能力照料家人。可是僅僅如此做,是不夠的。想要家人在生病期間過得更好,更快恢復健康,需要改善他們的不良情緒。
既然生病了,身體的痛苦是避免不了的,如何減輕心理的痛苦是一個關鍵。情緒變好了,會激活人的自愈能力,盡快恢復創傷。在醫院呆得時間短了,是不是就已經減少了痛苦的時間了,而且可以少花錢。
要減輕心理上的痛苦,需要讓他們接納自己的現狀,而不是找其他理由來證明自己的現狀不是自己造成的。有時候,家人生病了為了逃避痛苦,喜歡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他們有這種狀況很多時候是不自覺的,是不過腦的。要多和家人溝通,告訴病人這種行為只會讓他們自己和周圍的人情緒變差,不利于他們恢復健康。
教會病人保持一個好的心態,不要臆想自己的疾病。在這樣平和的心態下,治療效果會加倍。
大家也聽說過有被醫院判死刑的人,放棄了化療,在最后三個月中追逐夢想,最終痊愈的故事。
對待生病的家人,讓她們保持安定,平和的心態很重要。
三
人會生病,肯定是有原因的。凡事有因必有果。只不過有些事情不是我們肉眼凡胎所能全然了知的。
學佛的都聽過一句話“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對自己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句話都是很謹慎的,生怕自己不如理的行為會種下未來不好的果報。而眾生則不是這樣想,隨著自己的喜怒哀樂任意妄為,只有當報應現前時才后悔,痛哭流涕,可是為時已晚。
檢討一下我們自己,現在還有沒有熬夜打游戲追劇?是不是還經常吃街邊的麻辣燙?是不是還把快餐盒飯當家常便飯?
健康的事明明不花錢或者花很少錢就能避免,為什么要等到重病時,醫院跟你說交多少錢,我們幫你治病時才后悔莫及。況且醫生也是人,不是萬能的,有些病你給再多錢,他們也治不好。
可是我們能把我們了知有益健康的事情做好,已經能很大程度預防疾病了,比如早睡早起,每天抽空半小時做一些舒展的運動,每周跟隨專業的老師做一次系統的訓練,吃健康的食品等等。
道理大家都明白,重要的是要督促自己和家人切實的做到。不能等到進了醫院才痛苦,到時你就算有億萬家財也不夠花的。從現在改變認識,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教會家人如何保健,防病于未然才是正理。
在簡書上有很多好的運動保健的文章,時常我們看了覺得很棒。可是光這樣想是沒有用的,要去做。保健方法有千萬種,重要的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我自己覺得靜坐是不錯的。每天選擇盤坐或跪坐,閉眼安靜的調息15分鐘,可以安定心神,補充身體元氣。
就說這么多,希望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