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又為大家帶來了一個故事,這位同學能夠勇敢地講出自己的失敗,對其他學生也是個警示。因為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同時正在發生在占40%左右的其他學生身上,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在媒體的報道鳳毛麟角。
這是因為,人們更喜歡聽那些亮麗的故事,某某某考上了哈佛、耶魯、普林斯頓,而沒有人說某某某被哈、耶、普遣送回家。這些無法畢業的學生,應該是在上學期間抑郁過,艱難過,被要求回家休整一年。當然也會有休整不過來的學生,他們也許就與名校的畢業證書無緣了。
考上名牌大學的確很重要,但是接到名校通知書的那一刻,才是道路的開始。此時的學習不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入學后能夠順利地學下來。現在吃點苦,后面的路就順當些,這是學生和家長應該要清醒意識的。
男生高分考入加州大學 1年掛8門
北京某中學的王同學,以2230分的SAT成績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院錄取。然而,去年5月,他被該大學勸退,轉入當地社區學校就讀。
每天花10小時完成各種SAT模擬試題
王同學說,SAT的考試分為三個部分:分析性閱讀、數學、寫作,每一部分的滿分是800分,考查的是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它不僅是進入本科院校的硬性條件,也是美國大學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的標準。”
為了能獲得申請常青藤盟校的資格,王同學每天都會花至少10個小時的時間完成各種SAT模擬試題,加上兼顧復習托福的時間,高二和高三兩年,王同學每晚都只有6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背超過200篇范文,重復做過4遍歷年真題
由于自身很貪玩,所以成績底子并不好,但想上一個好大學,所以再苦再累都要堅持王同學這樣說,他用了兩年的時間,背了超過200篇范文,重復做過4遍歷年SAT真題和模擬題。
終于在3月的SAT考試中考了2230分,再加上托福107分的高分,成功申請到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Offer。加州大學是美國公立大學排名第一的學校,而洛杉磯分校又是加州大學下屬所有分院當中最好的。
入學后他遇到了很多問題
然而,王同學在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后,才發現,他遇到了一系列學習上的問題:
1、做不出論文(論文成績在期末成績中占30%)
在美國,每學期第一堂課教授都會告訴學生論文的要求,讓學生有一個學期的時間去準備,而論文成績在期末成績中占30%。但在王同學的印象中,第一節課,他就發現自己完全聽不懂教授的講述,那些似曾相識卻又怎么也想不起意思的單詞,從王同學的耳邊飛快地掠過。
圖書館是美國學生查閱資料的地方,通常情況下,本科學期論文的完成要包括20個以上的資料源。王同學說,美國學生從高中開始就會接觸論文寫作。
但他由于在中學時從未寫過論文,對國內的畢業論文也是略有耳聞,所以他連論文方向如何定都不知道。“加上每次上課都聽不太懂,題目也沒有確定,看著圖書館里的那些資料,我覺得自己簡直無從下手。”
2、無法融入小組(小組作業在整個考評中占25%)
小組作業通常會在學習半學期后展開,這也是西方教育的傳統,在學生的整個考評中占25%的成績。它要求學生自己尋找合作對象,組成一個五人左右的小組,進行半學期的學科研究,最后完成30分鐘的學術演講。
而這些程序,初來乍到的王同學毫不知情。王同學說,第一節課教授就告知他會有一個小組作業,但如何操作卻沒有說明,這就導致王同學認為會像在國內學習時那般,以學號或者由老師指定組合,所以,他也沒有去擔心尋找小組成員的問題。
直到半期后,許多課程教授紛紛要求學生提交小組成員名單時,王同學才意識到自己落單了。“我去找教授,他們都告訴我這必須自己解決。一個星期后,由于我還是沒有找到團隊,所以教授們只能給我指派。”王同學說,他的組員包括兩個日本人與兩個中東人,至今他都不清楚對方的名字。
王同學的性格比較內向,他并沒有主動與組員交流,通常開小組會議,他都是最后一個知道,有時甚至不會通知他。“他們就是這樣,認為被教授指派的人都是一些不好相處的怪人。”
3、學期演講困難(一學期要修3~5門課程,都要期末演講)
王同學說,雖然學校沒有要求,但他所在的專業一學期至少要修滿3~5門課程才能按時畢業。然而,這些課的期末演講幾乎成了他的留學夢魘。由于內向的性格原因,在國內從未參加過演講的王同學,在得知要當著一百多人用英語陳述自己的學術報告時,他甚至有些后悔這么早到美國學習。
“為了不出丑,每門演講我都花了至少一個月的時間準備,把內容背誦過無數次。王同學告訴記者,他的第一門演講是管理,當他帶著自己的PPT走上講臺,做完自我介紹以后,卻忽然忘記了自己的發言內容。“原本精心準備的演講,講得亂七八糟。現在想起來,15分鐘的演講,我可能只說了6分鐘左右。”也放棄會計期末筆試(他預見到掛科數已經超過底限)。
4、一學年9門考試掛8門被勸退
王同學說,加州大學經濟學專業包括金融、會計、市場營銷、組織行為、管理、信息技術等32門,一學年至少要修24個學分,平均一個學期3~5門課程。而王同學在上半期選修了4門課程,分別包括會計、市場營銷、金融和管理,最終全掛,這對他的打擊非同小可,但日復一日的過去,他依舊沒有能找到自己學習的入門方法。
那是個星期一的下午,王同學照例打開自己郵箱,看見一封來自加州大學學生中心的郵件,點開之后他頓感五雷轟頂。“他們告訴我,由于這學年9門考試我掛了8門,學習情況與入學成績不符,暫停我在加州大學的學習,讓我客觀評估自己的學習能力,建議轉入社區學校進行一年的培訓之后,再重新參加入學考試。”至此,王同學結束了他的美國本科學習。
美國常青藤盟校公布的數據顯示,進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14所名牌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退學率為25%,他們的共同特點為——都是曾經的高分考生。
在這里,小編要為大家解釋兩個概念——“成功留學”與“留學成功”,很多同學及家長并未注意到這兩個概念的區別:
“成功留學”,是指成功申請到適合學生的海外院校,并順利獲得簽證出國求學。
“留學成功”則意味著不僅已經走出國門求學,而且順利完成學業,學有所成,學生的綜合素質及競爭力均獲得全面提升,可以應對日后職場及人生的各種挑戰,并且為未來的事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留學途中的每一步都應該腳踏實地,留學前端的選擇和規劃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個性來進行,求學期間要目標明確,培養獨立精神,學好專業知識,豐富實踐經驗,為未來做好準備。
要做到“留學成功”,需要同學們做到以下幾點:
1、提升語言,明確目的
同學們在準備出國留學時,除了關心國家、學校及專業的選擇以外,最重要的是提升語言水平,據統計,在未完成學業的留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因為學術英語能力太差等原因導致不能通過考試、考核。
另外,鍛煉適應能力、堅定意志品質、培養獨立生活能力也同樣不容忽視,從一定程度上講,學生是否具備這些素質與能力直接決定了留學成功與否。
2、努力適應,積極融入
目前留學生主流群體是本科生,高中生出國求學也越來越普遍,同學們在國內的受教育時間較長,由于國內的教育制度和理念與國外有較大區別,有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
所以中國學生如果想在國外院校取得優異的成績,最好能在出國前做足功課,對國外的文化和教育有比較充分的了解。同學們可以通過網絡或是專業留學機構了解一下留學目的國的教育特色及教學方法,盡快適應中外教育理念方面的差異。
除了學習方面,留學生在異國他鄉,還應該積極融入當地生活,盡快入鄉隨俗。另外,還可以參加一些志愿者、慈善活動,或是打工,這樣既可以提高語言水平,對于了解當地文化和培養獨立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3、主動學習,積極參與
對于身在海外的留學生而言,還應該學會主動學習,面對不同文化、不同環境,迅速找到位置并適應,敞開胸懷接受國外先進知識與技能。目標明確,才能更快找到學習狀態。
國外的大學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把學生的社會實踐作為考核學生的重要標準之一。大學里通常會有很多社團、俱樂部,校外也有不少志愿者、社區活動,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這些活動。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活動不僅能讓留學生更深一步了解學校和當地的現狀、文化氛圍、結交更多的異國朋友,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這些活動擴大社交范圍,縮小文化差異。
4、勤工儉學,積累經驗
留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與勤工儉學,盡量積累工作經驗非常重要;畢業之前,最好在當地獲得一定的實習工作機會,畢業之后爭取留在當地工作一段時間,因為獲得海外工作經歷對于回國就業無疑有很大幫助。
從“成功留學”到“留學成功”,絕不僅僅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只有“留學成功”,留學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才能得以實現。
社會的飛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留學經歷能給留學生們帶來寶貴的人生歷練,提升他們在職場上的核心競爭力,但前提是不虛度枉費時間,真正學有所成,這是已經或準備踏出國門的同學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