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已過,西湖龍井已經鋪天蓋地而來了。
就連京東也在朋友圈放起了廣告。
順手某寶搜了一下,滿屏綠油油的龍井
最便宜的每斤39,買一罐送兩罐還再送好多小禮品。
貴的隨隨便便就開始上萬。
同樣是個茶,為什么價格會相差這么大?
這個要從西湖龍井的歷史開始說起來了
先給龍井下個定義
最早的龍井指的是杭州西湖獅峰山下老龍井周圍茶地所產的茶。后來,漸漸發展為西湖山區所產的西湖龍井。
到了上個世紀的7、80年代,從浙江開始慢慢蔓延到全國,不少地方都開始借鑒龍井的采制技術。因而,現在凡是應用龍井的采制技術而做成的高檔扁型炒青綠茶都叫“龍井茶”。
(注意哦,采制工藝也是很講究的。你要做龍井茶,不僅要用龍井茶的加工技術,連茶葉也必須是經過審(認)定的適宜加工龍井茶的茶樹品種)
但是龍井這么多,也要有個區分啊。所以,現在都在龍井茶前加個產地名稱,比如說,浙江富陽龍井,蕭山龍井,嵊州龍井,錢塘龍井等等。
并不是所有龍井都是西湖龍井
針對不少“山寨”龍井。
國家出了一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
把在杭州市西湖區所處的行政區劃為了西湖龍井產區。
因而只有產在杭州西湖產區的,用龍井的采制技術而做成的龍井茶才能叫做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也有排名
歷史流傳下來,著名的五大龍井產區分別是“獅、龍、云、虎、梅”。
名字感覺很氣派,其實就是五個小山小村。
具體來說是“獅峰山”。“龍井村”、“云棲”、“虎跑”、“梅家塢”
其中更以“獅峰龍井”為上品。
乾隆下江南的御封的十八課御茶樹就在獅峰龍井胡公廟邊。
據說,乾隆第一次下江南的時候,來到杭州玩了一趟,對天竺和龍井經歷的快樂生活念念不忘。
第二次下江南,果斷又去了一次。偶然巧合,跑到了胡公廟周邊。又很閑的跑到廟里。廟里和尚見來人氣度不凡,招待乾隆喝了龍井茶。乾隆覺得很好喝。
然后現出皇帝“真身”,很開心的“承包了”胡公廟前的18棵茶樹。
除了西湖名勝區這五大產區之外,龍塢、留下、轉塘等一帶的西湖區是西湖龍井的二級產區。
為何市場上的龍井這么多?
正是因為需求旺盛,所以大家都開始爭相做起了龍井。可是由于適合做龍井的茶樹品種豐富,做茶葉的地區廣泛,而且沒有形成統一。使得西湖龍井市場一直就很難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品牌。
也導致了很多黑心商販假以西湖龍井的牌子,卻干著投機倒把生意。以西湖龍井的高價卻賣著低成本低質量的其他產區的龍井
那應該如何挑選龍井茶呢? 我們下篇介紹~
歡迎關注我,每天強行科普些奇奇怪怪的茶類知識。
如果大家有什么感興趣的話題,也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