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虔誠是不問路途遙遠。
我已經忘記觀看《岡仁波齊》的初衷是什么。只隱隱約約記得前兩年,當朋友對我講述他在西藏旅行的見聞時,往日的眉飛色舞吐沫橫飛消失殆盡,取代這一切的反而是他舉手投足間的冷靜與思考。
我很奇怪,難道一次旅行真的就會改變一個人嗎?
直到走進這部電影,我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叫做虔誠的東西,當你遇見它,感受它,理解它,甚至擁有它時,你便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因子-----熱情,善良,矢志不渝。
每一顆種子都會不經意間在你的身體和靈魂中開花結果,即使生活萬般無奈,你依然能夠在自己的族群內閃耀光芒。
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住在普拉村的他們為了給岡仁波齊這座神山慶生,帶著各自的期盼相約到拉薩朝圣,有男有女有孩子有老人有孕婦,旅途遙遠,條件艱苦,一輛紅色的拖拉機和簡易的生活用品是此行的全部家當。
他們戴著自制的木板護具,前身穿著自制的皮衣,腳下踩著批發來的鞋子。一路磕頭,一路祈禱。當汽車從他們身邊疾馳而過,當旅人投來好奇的眼神,當日光變成月光,一群人圍坐在火爐邊,一雙雙充滿裂痕和老繭的手匆忙的轉動佛珠。
我猜不透他們口中的真言有何用意,但是我知道他們心里一定有種渴望-----再向前一步!
倘若你能夠親自丈量腳下的路
“為什么不坐車直接去?”我狠狠地拍了自己大腿一下,這么神圣的事情怎能讓汽車的突突聲毀了呢!我恨自己沒有覺悟,甚至還有劣根性。
我們早已習慣把自己搪塞在車水馬龍之中,天上飛的,路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能抓住時間,我們都不遺余力。我們恐懼孤獨,我們認為有車有房才有安全感,我們容忍不了錢包消瘦的模樣,更忍受不了自己無所事事碌碌無為。
為此,我們一直在尋找,打破頭的向前擠,擠進好學校,擠進名利場,擠進飯店只為“搶”得暫時的果腹感和幾張45度角照片。有人說,時間就是金錢,時代資源緊缺,比的就是手速。
聽后不禁令人脊背發涼,世間風景迤邐,之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曾領略,不是因為他們到不了,而是不舍得親自去丈量腳下的路。他們想一口氣跑到終點,誰料終究趕不上時間,荒涼了年華。
最好的前行速度是堅定目標
我們都是行走趕路的素人,心中住著一座朝圣地,我們或朝九晚五,或浪跡天涯,只為趕赴圣地,許一份心意,覓得一份心安。
我兒時的夢想是做一個環球旅行者,恐怕沒有什么比能夠記錄這個世界最美好的片段更有趣的事情吧!后來,我又想做一名老師,認為三尺講臺才是我施展才華的舞臺。再后來,我哭著喊著要學新聞,聲稱自己天生是沖到前線的好料子。
從兒時輾轉到今天,我路過了許多城市,也曾在不同的城市里打拼尋找,但始終無法讓心安定下來。兜兜轉轉才發現,原來我缺少的不是目標,而是一個堅定的方向。
人心如鐘擺,適當的擺動是在校準節奏,而劇烈的搖晃則是焦灼與不安。
很慶幸,今天的自己能夠選擇一個也許并不偉大卻讓我倍感心安的目標----百日更文,我在快樂的堅持著,也渴望通過這個目標幫助更多朋友建立自信。像電影中信徒們偶遇的老者所講:我們磕頭祈禱的時候,不僅是為自己,也要為別人送去祝福。
通向心靈朝圣之地的路如此艱難,一路同行才是最好的選擇。
敢問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自己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