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技術人來說非技術問題往往比技術問題更加難以解決,當下創業勢頭依舊強盛,而互聯網行業就最受人矚目,而互聯網企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技術團隊,今天分享一下過來人的一點點經驗教訓。
為什么需要技術團隊?
也許有的人會有這樣子的疑惑,怎么就要建立自己的技術團隊,外面的外包團隊一大堆,隨便叫一家實現系統不就好了嗎。
個人看法是盡可能擁有自己的技術團隊,因為外包可能會出現下面的問題:
制作的系統功能可用,但是架構設計無比混亂,一旦加入新需求,往往需要推倒重做(這個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100%會出現)。
個別團隊會在制作的系統加入后門,安全性無法保障。
溝通成本很高,需求修改耗時嚴重。
先找好技術負責人
可以這樣子說,技術負責人關乎技術團隊的死活。他一方面管理技術人員,另一方面跟需求方打交道。一個系統需求過來,要能夠評估任務復雜度,拆分任務,任務排期。還要了解各種技術,技術選擇還是靠他定奪的。
技術負責人是不是一定要從bat出來呢?其實非也。bat有大神也有菜鳥,其它企業一樣有功力深厚的人。有一個特殊群體,就是廣大的大學生。很多人都不看好大學生團隊,那么大學生做技術負責人有沒有問題呢?在我大學的時候,我很納悶為什么大學生就不成呢?我在大學的時候也做過若干個團隊(包括創業團隊)的技術負責人,也算是做得不懶的。但是等我畢業之后,再跟一些大學生打交道之后,就覺得真的有個別是不靠譜的,一方面技術上由于經驗比較少,一方面自制力不強。(當然靠譜的大學生還是挺多的,反正我也合作過)不過,如果真的決定選擇大學生,建議找已經實習過的,實習前后真的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
如何尋找技術負責人呢?最好的辦法就是你有一個靠譜技術又強悍的技術朋友了。沒有的話,技術都有自己的圈子,可以尋找技術推薦。
技術成員價值觀問題
在組件團隊的時候,要想的第一件事情是我們可以給予他們什么?也許商業是一個充滿各種斗爭的事情,但是對于自己團隊,請多為他們著想。特別是初創團隊,別人為什么要和你一起為了一個可能不會成功的事業而拼搏呢?
人生也不是只有一次創業經歷,多少創業者都是多次創業。如果你對別人不好,下次又會有誰和你一起拼搏呢?特別現在,很多企業根本找不到能力特別強的人,遇上一個就且行且珍惜吧。反正個人這些年,帶團隊的時候真心對待團隊的每一個人,哪怕最后失敗了,還是好朋友,相信下次大家也十分愿意和我合作。這些年,我也被一些人坑過,對于那些人,我不想多說什么。反正以后相見如陌路,一次傷害,萬次不用。
說了完我們該如何對待技術成員之后,我們在選擇技術成員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如果你選擇在校大學生作為技術團隊成員,你首先要了解,他是為了掙點外快還是積累經驗而加入你的團隊的。如果是后者,則要適當指導一下,讓他覺得在這里是可以更快的成長的。選擇大學生的后果是,他們的經驗可能不多,要考慮技術難度過高的東西可能無法完成,要想到替代方案。并且由于他們有課程和考試,也要提防出現無暇工作的情況。并且大學生往往是心血來潮的加入一個團隊的,熱情消退或者發現團隊不是自己想象那樣子,往往就會離開。所以要想好一旦他的離開,是否有人可以頂替。
如果你選擇在職兼職技術人員來作為技術團隊成員,這種情況往往是兩種可能性。一是他希望團隊成功,可以跳槽過來,獲得更高的薪酬,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出于興趣,折騰一些東西。無論前者還是后者,我們要注意,他們是業余時間做的,這行加班如此嚴重,進度安排隨時是會打亂的。
如果你選擇在職而離職的技術人員作為技術團隊成員,這個時候你就要確保在短時間盈利或者拿到投資,畢竟大家還是要生活的,時間久了,迫于經濟上的壓力就會離開團隊,進而整個團隊崩潰。
一定要保持溝通
一個凝聚力強的團隊必定是一個經常聊天的團隊。曾見過不少團隊內部缺乏溝通,不溝通最直接的事情是相互拖進度。大家工作上如果存在依賴關系的話,明明做好了,但對方不知道,就會默默等待,時間就會白白浪費。
溝通很多時候還會促進士氣,筆者曾在一個創業團隊,經常寫代碼到凌晨兩點。而那個時候,在凌晨,某位成員說解決了一個問題,大家互相鼓掌,那真的是激動人心,當然這種氛圍可遇不可求。
不溝通幾乎是一個通病,我們要分析一下為什么大家不愿意溝通。
- 第一個原因是新來的跟老人不熟悉,不好意思說話。這個時候,老人就該主動的在群里@新人,聊一些輕松的東西,讓大伙慢慢熟絡起來。
- 第二個原因,話題不對。群里說話的就那幾個人,然后別人也許無話可說。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發起一些通用的討論型問題,記得主動@每一個人,如果這都不回復,請考慮一下團隊是否還應該留著他。
- 第三個原因,群人數過多,導致無關信息過多,引發不看該群信息。所以需要多小群溝通,這樣子可以加強溝通。
- 一個最重要的不溝通原因,存在上下級關系的感覺。個人而言,最討厭技術存在上下級關系,別的崗位除外。有多少人愿意跟上下級坦誠相對呢?所以一開始,就要以讓彼此好友方式相處,威嚴這事情不適合技術團隊。
任務安排一定要文字落實
一個技術團隊如果不使用任務管理工具,任務都是口頭交代的話,一是造成工作混亂。二是不知道每個人具體做到哪一步,也不要指望每個人每天定時定后告訴你今年完成了什么。人都是有惰性的,強制用任務管理工具可以統計每個人的工作情況,有助于考核。
IM工具的選擇
這個其實也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情,工作溝通釘釘,微信,QQ,簡聊,bearchat等其實區別不大,唯一特別的就是微信用于工作這事情。微信一個問題在于聊天記錄翻查不便利,別家的可以網頁版隨時查看所有記錄。不過鑒于討論結果和討論方向會另外記錄保留,這個問題也不大。然后有人說,微信不是會讓人不集中精神工作么?其實誰不會在工作過程中偶然“不知所蹤”一會會呢?工具選擇,看看自己喜歡就用,沒啥特別,不過不要分散就好。
人數問題
其實無論是什么團隊都該精兵簡政,對于初創團隊來說,一開始5,6個人足以。超過10個人,管理溝通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是一個崗位也不要只有一個人,因為單兵作戰存在一種孤獨感。不會的時候,身旁沒隊友,內心特彷徨。
找人的門檻設置問題
凡事都是二八定律,普通技能的人容易找,技術強悍之人難找。但是找人這事情切莫濫竽充數,盡量找有經驗的人,在有核心開發的時候可適當引入有潛力的技術人員。
適當了解團隊成員的想法
正所謂千里之穴毀于蟻穴,絕大部分團隊都崩于內部。一個成員的離開都往往是有所征兆的,而當離開二字說出口的時候,幾乎是不會有回旋之余地。那么平時多聊聊,終究沒有壞處。
不要過于讓團隊自由
技術人員都是好自由的特殊群體,但自由總得有個度,不是人人都有強自制力。對于大部分人,只看安排而完成任務。所以,如果任務不加以時間限制,就有可能效率低下,并且久而久之,向心力散,團隊也不再強盛。
個人的一點點想法
不必要對團隊成員畫大餅,當然希望還是要給的,不能死路一條也走下去吧。真心對待團隊成員,為大家謀取更多的福利。對內不玩套路,但一些危機壓力可適當不透露,團隊軍心不可動搖,不然團隊危也。
團隊,價值觀一致,有緣聚集而成。一起時真誠相待,離開時好聚好散。哪怕團隊不在,朋友情誼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