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新翻出老書《完整的成長》。
讀到第二章,兒童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忽然聯想到好朋友家的女兒貝貝。
貝貝最初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大概是四、五年前的上方山。那次,是和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的。那時候,孩子們都還小。我們在一片大草坪上,圍成一個大圓圈坐下,玩丟手絹的游戲。一直記得貝貝撒開兩條細長腿,歡快奔跑的模樣,象一只靈巧的小鹿。正像《完整的成長》里孫老師所描述的孩子,她的身體充滿了生命力。她的奔跑就這樣鐫刻在我的記憶里?,F在回想起來,讓我印象深刻、深受吸引的,正是貝貝的身體中所展現出來的自由與舒展。在我身邊身體如此自由的孩子是很少見的。而身體一旦自由,就傳達出靈動的生命力,讓人感到無限的美好。
我記得貝貝放松撒歡的肢體動作,記得她臉上洋溢的晴空萬里般清澈的歡笑。還記得后來,貝貝哭了,原因我已經記不得了。印象深刻的是,貝貝的情緒來去之順暢,收放之自如。上一秒是笑的,下一秒就哭起來;哭完了,一秒鐘的功夫,笑容又爬上帶淚的小臉。
真是嫉妒朋友擁有這么清澈的孩子,也非常敬佩朋友那么好的保留了孩子的天性。
反觀我自己,孩子轉眼已十二歲。我還是時常立場不堅定、原則不明確。時常在成績、學業,和孩子的天性保護的拉鋸戰上,有一番掙扎。最近,和朋友們再次走近,感觸頗多。一位睿智的爸爸朋友說的對,當一個人的力量不夠的時候,參與一個群體,會帶來向上的力量,在沉淪的時候,提醒自己向上。
感恩,有這樣一群高能量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