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人,他今年八十三歲了,現在居住在一個縣城四樓上。這是一棟老房子,但很寬敞。只是,我想他不介意住多么寬敞,多么豪華。他甚至希望這房子不要那么寬大,這樣也就不會顯得那么冷清,自己也就不會那么寂寞。
? ?他一個人住在這套一百四十平方米的房子里,經常自己說點話,因為他怕沒有一點聲音。他常常把電視的聲音開得非常非常大,因為他的耳朵是越來越背了,常常聽不清楚,他也想讓這個屋子顯得熱鬧一點。
有三四年是他感覺特別溫暖,特別快樂的時候。那時,他的現任太太還愿意和他住在一起,太太的兩個兒子都住在這個家里,還有兩個嘰嘰喳喳叫他“爺爺”的小孫女,每天早上,他和太太就牽著兩個漂亮活潑的孫女兒去上幼兒園。一到下午四點半左右,他又積極地去接兩個小孫女回家,有時,還會給兩個孩子買兩三顆糖,一些小零食。或者帶著兩個孩子去湖邊逛逛街市。上午,他還會去陪著太太買菜,盡管一家七八口的食材沉甸甸的,但是他不介意,這日子非常充實。中午,睡睡午覺。晚上看看電視,日子還不錯。為了哄兩個小孫女開心,他有時還會買些小喜鵲、小倉鼠、小鴿子、小玩具給孩子們。逢年過節,孩子們都能得到他這個爺爺發的壓歲錢。那時,他感覺這個家是最溫暖的,這個家是圓滿的。
他也不知道是從哪一年開始,這個家里的人團聚的日子越來越少了。開始,是太太的大兒子在省城買了大房子,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大兒子三口人就順利成章地搬到了省城。然后,太太的二兒媳工作調動到了市區,很快,也買了一套小兩間的二手房,二兒子三口人就多數時候在市區了。再后來,他太太也經常跑省城,或者跑市區。開始,大家逢著端午或者中秋還回來聚聚。每次,兩個小孫女離開,他都打心眼兒里舍不得,但是有什么辦法呢,他只有從口袋里拿出一兩百元錢塞在孩子手里。(盡管自己是一個非常節省,一分錢也舍不得用的人)。再后來,兩個兒子兒媳回來得越來越少了。再后來,干脆過年才回來了。甚至他的太太也不怎么回來了,好似躲著他的感覺,甚至他打電話,他太太也不高興接的感覺,有一次換了電話也不愿意告訴他電話號碼。害得他一直打她的舊電話,而舊電話一直關機,他根本找不到他。他就一直住在這套房子里。
有一次,大兒子回來了,叫他到省城去玩,他想去,但還是不怎么愿意去,因為這是他太太的兒子,他太太都沒有說過邀請他去。他也并非和大兒子多么熟悉,大兒媳的脾氣也不好,他擔心到時千里迢迢地去,結果合不來反而尷尬。還有一次,二兒媳邀請他去市區玩,他去了,但是一看二兒子那小兩居的屋子,太太和孫女也在,實在擁擠,吃了飯也就回自己家了。到后來,大家回來看他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他就只好一個人繼續孤零零地住在原來的大房子里。
有一次,他的風痛病犯了,但是還是堅持自己去買菜,自己煮飯,到后來兩三天,實在是走不動了了,只好只吃家里的面了,已經沒有法子去買菜了,有兩三頓簡直去煮的力氣也沒有,就只好吃點家里的面包和牛奶了。
終于有一天,他倒下了。那天早上,他根本沒有辦法起床了,糟糕了,他大概是中風了,左邊的手、腿一下子全沒有了知覺。幸好,前不久,他的侄兒(這個侄兒是他撫養大的,他供養過侄兒讀書的)來看他,給他買了一個老年手機。他連忙用右手給侄兒打了電話。侄兒急匆匆地趕來,把他送進醫院,真的是中風了。他……就這樣癱瘓了??他也不知道。只知道只能倒在病床了。
這時,太太也回來了。太太的二兒子和兒媳也回來看望他。但是,這病痛誰又能幫上他的忙呢?太太厭煩地看著他,好像在郁悶怎么遇到這樣一個老麻煩。是的,現任太太并不是他的第一任妻子,他是離婚后才遇上這位太太的,她比他小了整整二十歲。過去,這位太太沒有工作,也沒有和兒子們住在一起的時候,她和他住在一個小屋里,日子過得還算平順,大概也在一起十三四年了。可,他現在七八十歲了,已是古稀之年,又攤上這中風,難怪六十歲的太太嫌棄他。
侄兒工作繁忙,沒有時間照看他,但是侄兒經濟條件不錯,幫他請了一個看護全程照顧他。看護還算細心,天天跟他擦臉換衣。一些親戚朋友來看著他,他淚流滿面。他這么要強的一個人,當年在單位上是走南闖北的糖廠采購員,而在人生的晚年卻只能在病床上讀過余生嗎?
幸好,他的病慢慢好起來。經過一年半載的時間,他竟可以借助拐杖活動筋骨了。他也積極治療,經常去按摩針灸,很快他就又能走路,手臂活動也沒有大問題了。他的病屬于痛風,與中風還是有差異,所以,他基本上恢復了。
今年,他就八十三歲了。那位太太還是沒有在身邊,她總是奔波于大兒子和二兒子的家之間,反正他身邊再寬敞的房子,她也不愿意回來陪著他。他越來越清楚地知道她在逃避他,也許是嫌棄他老了,也許是嫌棄他麻煩。他還是一個人住在原來那套大房子里,自己買菜,自己煮飯,自己生病了自己吃藥。依然孤單,依然寂寞。無論他曾經為大家做過多少事情,大家還是離他遠去了。他也許就在這兒孤獨終老。
(備注)圖片上老人非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