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一場高效演講?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本叫做《高效演講》的書,作者是4A廣告公司奧美的總經理愛德·胡維茲。他在工作中經常遇到一些客戶抱怨自己的演講不夠吸引人,在他看來,一場演講是否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做了足夠的準備工作。

在本書中,愛德向我們介紹了準備演講的四個流程,它們分別是思考、邏輯、故事和媒介。愛德稱之為TLSM法(首字母縮寫)。亞里士多德在修辭學上常用三種技巧來說服別人,首先是民族精神或倫理訴求,目的在于喚起聽眾的信任,其次是理性或邏輯訴求,即要使用推理、邏輯說服聽眾,第三是悲情或情感訴求,用來喚起聽眾的同情心。實際上,亞里士多德的這三種技巧就是愛德所說的思考、邏輯和故事。那么媒介就是我們要展現演講的手段,例如PPT等。

思考:我們在準備演講的時候,要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觀眾為什么要聽你的演講?他們想要從你的演講當中獲得什么?你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

邏輯:調整演講內容,看以怎樣的邏輯方式呈現出來,觀眾才容易接受。那些必須要講?哪些可以不講?我們的觀點全都符合邏輯,禁得住推敲嗎?

故事:調整演講內容之后,我們就可以用故事將其包裝起來,讓它們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編故事的方法可以參考我的文章《如何三分鐘寫出一個好故事》。

媒介:在演講中,我們需要找到最佳的表達手段。正式的場合我們需要制作PPT,如果是一些培訓場合,或者朋友之間的交流,我們可以運用視覺呈現的方式。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關注一些演講中的細節,在合適的時間給出必要的材料,可以使演講達到更好的效果。

愛德指出,很多人做演講,其實并沒有思考并且準備好前三步,就直接進行了第四步操作。所以,經常由于缺乏邏輯,導致幻燈片改了又改,最后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無意義的消耗上面,卻難以達到讓人滿意的效果。

回憶自己剛入職場的時候,講課之前,真的是如愛德所說,先打開PPT,然后再想如何去講,有時候猶猶豫豫反復調整了很久,也達不到自己的滿意。后來,接觸了思維導圖之后,開始嘗試運用思維導圖的思維搭建演講的結構與模型。在邏輯清晰的基礎上,再運用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熱點事件將觀點進行包裝,就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

在本書中,愛德還將TLSM中的每個階段分別拆解出三個具體可操作的步驟,我們留到下篇文章再為大家做介紹。希望這四步法能對你有所幫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