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花海
11月中,剛巧趕上燃燈節。一時間,泰米爾區里,花海遍布。
當地人把各色的小花朵連綴成串,鮮花串成為集市上最大宗的貨品,滿眼都是,甚至擠占瓜果蔬菜的陣地,等待買家的光顧。初初見時,還覺奇怪:這一串串鮮花,是做什么用的?后來發現,原來這些花的用處,就是被掛在一切可以懸掛的地方,鋪天蓋地。
想來也覺得有趣。蔬菜瓜果給人以能量,是人的食物。鮮花是人授予神的供奉,是神的食物。人的食物和神的食物,居然就那么被習以為常地擺放在相同的位置等待售賣,肩并肩。不知在信奉印度教一千多年的尼泊爾人心中,人與神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系和互動。
連續兩天的空腹,醒著覺得餓時,只要跑去吃了或者喝了什么,就要么上吐要么下泄。終于在吐無可吐泄無可泄之后,開始習慣起加都的水土,或者說,開始習慣起氧氣濃度超高的加都空氣。按照印度民諺“越餓越精神”的說法,以現在空腹到甚至空靈的境界,我應該處于印度款里最精神的那一檔。
于是這部分精神,就被用來和朋友們結伴去賞燈。
尼泊爾的節日超級多,因為在尼泊爾人所信奉的印度教里,神仙超級多(有個說法是有3.33億個神仙)。他們認為,萬物皆有靈。每個神仙,都有自己的信眾,都有自己每年大承香火的節日。燃燈節,是為期三天節日中的第二天。有人說燃燈為的是迎財神,又有人說這是為了送走衰神。說法各異。而我,也并沒有存著考據的心理。那么多神,那么多節,終歸這是一個有著好期盼的日子就是了。
這幾天里,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口擺放一個小花壇,再點上蠟燭?;▔男螤疃酁閳A形,圖案則千姿百態?;▔膱A心會引出一條色帶直通屋內,甚至直引上樓。一串串小黃花,被用來裝扮門框窗框。在燭光中穿梭、流連,在每一個漂亮精心的花壇前駐足,別有一番樂趣。
街邊售賣的尼泊爾傳統節日小吃
不是用來吃的色彩
小廣場上的彩繪
鮮花點綴門楣
每家地上的花壇
最后,向王室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