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大海見證了我的成年
晃眼,兩年過去了
20歲,就用大山送走青春,迎來青春吧
2015.9.19號晚上十點的火車,還有一天就出發了
基本上沒做什么準備,好像也不需要什么準備
只需定好來回的車票
背上一個登山包、手執一根杖、一本書
就可以走了。
就要出發了,我好像并沒有想象中那么興奮,前兩天讀到過一篇有關“旅行”、“旅游”和“遠行”三者之間的區別的文章,
文章說:
旅行是個文藝的詞語。很美麗也很陰郁。
旅游是個樸素的詞語。很通俗卻很陽光。
旅行,是一種逃離方式,很多人把孤獨的旅行當做一種成長方式。
孤獨。
是的,我思考過這個問題,一直在思考獨自一個人的生日旅行,我會遇見什么?我會在別的城市遇見什么樣的人,遇見什么樣的故事?我會不會也像王鴻人的書里那樣,認識一些人,無緣一些事。我對于這一切未知的可能性都充滿了好奇,我想認識這個世界,對于一個算是沒有出過浙江的孩子而言,這真的令人激動。
我說上面這段話的時候,是不是就像作者筆下“很多人把孤獨的旅行當做一種成長方式”這句話一樣呢?
我覺得不完全是,
旅行是微縮版的人生,
人生的相聚和別離,驚喜和緣分,這一切都會快速經歷,并濃縮在一個時間段實現。旅行就是人生,人生就是旅行
閱讀是微縮版的旅行
閱讀的開始和結束,收獲和思考,這一切也會快速經歷,并收集在一本書中,讀完一本書,跟隨作者走完一段路。
它可能是一種成長,但不一定是陰郁的,人生本就是一場旅行,
我從書里看的知識,我要用到生活當中去,我從書里看到的故事,我要自己去體驗發現。
不然我總覺得我的腦海里有一個自己幻想的世界,我要做的,是去認識它。
對于旅行,我了解的不多,我定要自己去親身體會。
我不知道為什么驢友告訴我希望我見到日照金山,那很美。我問為什么,驢友回答我,因為那是一座沒有被登頂過的雪山。——???
我留下了三個問號,我不懂。
所以我就要自己去看看,它究竟有什么魔力。
這次旅行,我對于景色和大自然的憧憬并不那么深切,我想象的是去雨崩的路上我會想什么,旅行的過程中我會遇見什么故事,豐富大腦的思考。
恰巧,旅行還沒出發,就發生了一個最美的意外。
書友帥霸加入了我們的隊伍,行程在我前面,于是我有了隊友,又有了一種新的行程會發生。
這個世界,總是充滿了意外和未知,我要做的就是做好心理準備,去面對任何事情。
不害怕,更堅強,更智慧。
愿你溫柔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