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起因
搬到學校住后,開始每天早起跑步鍛煉。校園里面保安崗亭很多,尤其通向學生宿舍區的路口。有個執勤老哥,看到我主動招呼說跑步呢。
早上時間金貴,來不及聊天,匆匆寒暄幾句。剛好呆萌訓練布置采訪寫作任務,計劃就采訪這位保安老兄得了。
真的開始聊天,才發現認錯人了,人家說昨天那位剛好有事兒,今兒他替人值班。
原本熱絡近乎,沒想到認錯了,自討尷尬。
訪談整理記錄
問:來自哪里?如何看待保安這份工作?
答:自己就住在附近,過去是農村人。不是學校保衛處的,屬于安保公司派來的,干好安排的活就行,每月工資1800元。工資看著不算多,不過自己年紀大了,現在在家沒事兒,就出來上班,倒也不錯。
自己干了不到一年,平時白班夜班輪換,固定執勤崗位,還不錯呢。每天公司管兩頓飯,中午晚上的,每頓三元錢的標準,公司做好后派人大飯桶送來,各人拿著飯缸打飯。菜肴好不到那里,不過挺方便的。
你說工作滿意不滿意,這個咋說呢,自己多少掙些錢,不用向孩子要,就行啊。農村人不是常說嘛,“兩口子有,還得過過手”。
問:家庭關系如何,子女相處如何?
答:還好吧。自己這個年齡(58歲),有倆孩子,在過去農村不算多,好處是負擔也少些。孩子都沒有上學,好在城市發展快,找個活兒做不難。小孫子剛剛上學,也不用照看了,挺好的。
孩子有孩子的家庭生活了,咱平時也不麻煩孩子,他們逢年過節來看看就行。過好自己日子,不用花孩子的錢,樂得自由很好的。
問:上班時間比較長,比較枯燥,有什么消遣的喜好不?
答:沒有啊,回去歇歇,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
工作如生活般不斷妥協
這時候已經早上7點多了,崗亭把守著通向學生宿舍與幾家超市飯館的道路,進出車輛多起來,期間談話斷斷續續。
觀察到共計6輛車子通過此處進入,按照規定沒有通行證不能進入的。實際上,除了有通行證的一輛車子,其余均是先被保安老哥勸阻,最后全部拿開路障放行進入,通過率100%。
其實他的說辭很有道理,也不乏人性化,比如開始阻止時候會說,“沒有通行證不能進入的,這是上面規定。”“私自放行會被領導處罰的,上次因為這個有人被罰款了。”“你可以把車子停到路另一側,那里能停車,也安全。”
可是在開車人的堅持下,比如有人說送孩子去宿舍的拿了不少東西,剛開業的商店通行證正審批一車貨物沒法辦,進去維修管道的半小時就行,一番口舌后保安大哥“善解人意”無奈的放行,嘴里還一個勁兒說抓緊出來啊,規定不允許進入的。
堅持規定沒有問題,可是聽聽每個人又都說的有道理。規則與實際沖突時候,執行者如何辦,尤其這種最底層毫無回旋余地的位置。
很多時候,坐在辦公室的人,高談闊論制度建設,面對具體問題卻完全無知或無視,為難的是這些一線的人。
期間,有聰明的開車者就會質疑為何別人能進呢,這位保安大哥頗為難得費盡口舌解釋。過后他退回來崗亭邊,還和我解釋道,這個車子很快就出來。
我們當然可以堅持原則不放行,但是假設你就是這個位置的保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