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晚自習講上午剛考完的試卷,教了他們20天,也在觀察孩子們的表現,也聽到其他老師們說這班孩子的特點,都說男生好多很聰明的,就是學習不踏實,我也看到了一些孩子確實沒有學習動力,幾天前就想找機會首先講什么呢?我就想到兩個詞:先苦后甜,先甜后苦。今天晚上第二節晚自習因為刮風下雨,正好停電了,摸黑聊聊吧!
? ? 剛一停電,男生們都歡呼起來,心里不禁感嘆我的功課真的不小,考驗我的時候來了。打開手機就著微弱的光,我問了句“咱們聊聊天啊?”有男生大聲回答“好啊,聊天吧”,我“聊什么呢”,有個反應快的,馬上說“聊人生”,還有的說“講故事”…感覺到真的還是孩子,小時候也真的缺乏陪伴吧,我說“人生這個詞太大了,我們說點具體的吧!”
? ? (中間小插曲:我在說著話時,有幾個人在下邊也說,我不算帶情緒的提醒了“要想別人尊重你先學會尊重別人,尊重這個詞是我們永遠要學習的詞語!”還算不錯,馬上聽了不再有說話聲!不帶情緒時,說的還是管用啊…)
? ? “我先出個題你們做一下”“行??!”“有兩塊巧克力,一塊苦,一塊甜,你怎么吃,有兩個選項:A先苦后甜? B先甜后苦”? “你們怎么選?“有大喊A的,沒有聽到說B的,我說“選A的可以舉手我看看”。就著微弱的光我看了一圈,只有兩個沒舉手的,我又問了遍,那兩個孩子也舉手了,不知道是真的想選A嗎。我笑了,“都不傻嘛!為什么選A?”有個女生說“先吃苦的,最后是甜的”,當然是這么簡單的理了?!班?,都很聰明,都愿意最后甜啊”,確實正常的一般人都選A吧。
? ? 繼續往下,我說“你們都想活多大歲數呢?”有說80的,有說99的,還有說120的…我說咱們按正常算80吧,然后在黑板上畫了一條線,從0到80每十年標一下,然后問“你們現在走到哪里了?”“17歲!”,應該都能看出或感覺到他們的人生路還很長吧!又問“你們現在感覺到最苦的是什么?”“中考!”“寫作業”…我問“感覺到學習苦不苦?”好多孩子都說苦,“對啊,確實有些苦,不過也有人就逃走了,逃離這種苦(最近幾天有兩個孩子不上了)”“能選擇留下來的還不錯啊”,“那你們走出去,覺得干什么工作是苦的?”“環衛工人!”“送外賣的!”…“是啊,好多行業的人經歷的苦比你們的學習厲害多了吧?”“那你想過為什么他們只能做這種苦的工作嗎?”…“因為他們沒得選了吧?”“所以在我們還能有所選擇時,就要做出適合你的選擇,比如你選擇留下,堅持上完高中,參加高考!”“留下也還有很多選擇,你是積極學習,備戰高考,還是消極對待,就那樣混兩年,完全在你們自己的手中把握,誰也替不了你們做決定,你自己的人生路實際上還是你們自己走的吧!”“看看你的人生路,這才走了四分之一甚至更少,剩下的路還更長,你是選擇先逃避眼前的小苦,去吃后邊大的苦,還是有別的選擇?完全在你自己去做決定!”
? ? “我想我的提醒引發你們自己思考,想想你還可以做怎樣的選擇,你未來的路走向哪里?”留了今天的作業就是考慮自己的選擇是怎樣的!
? ? “如果你有了想法而不知怎樣做,那我們下次分享如何做!”? 說完,有個男生馬上說了聲“謝謝”,我也趕緊說“我也謝謝你們!”? 內心也有些感動和激動,總算賣出了第一步,也許可以給他們一些思考和提醒,如何面對自己該走的路?
? ? 我繼續做我該做的,下一步還是計劃單獨聊,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先做傾聽者,有機會再引導他們堅持下去,好的,我會加油!相信有孩子們的陪伴我也會成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