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先生”的生活中常常發生這樣的糗事:
在單位上班發現有份重要資料落家里了,急急忙忙回來拿,等拿到資料返回單位,又發現把手機丟家里了,只得來來回回瞎折騰;
交際場合,一桌子的陌生人,介紹一圈下來,發現誰都沒有記住,拿起酒杯敬酒,叫錯稱呼那個尷尬呀!
剛看完的工作資料,上司一問卻回答不出來,忘記了。只得面對上司質疑你工作不認真的眼神,內心忐忑不安地想會不會被炒?
……
每當這樣的糗事發生,只能埋怨自己怎么這么沒記性呢?
的確,記憶力太差無論是對工作還是生活,都有一定的影響。
《射雕英雄傳》中,東邪黃藥師的妻子僅僅只是看了一遍《九陰真經》便能將它全部記下來,這種“過目不忘”的能力,令“健忘先生”羨慕不已。
讀書的時候,“健忘先生”對著書本,背得頭暈腦漲的時候,學霸們早已把書本內容記得滾瓜爛熟,出去happy了。他也只能看著瀟灑離去的背影,痛恨自己的爛記性。
有一天,上帝來到“健忘先生”面前,許他一個愿望。他說:“請賜于我良好的記憶力吧!”
上帝點點頭,留下《如何高效記憶》這本書消失了。
“健忘先生”拿起這本書,認真讀了起來。書中主要從記憶過程、記憶原則和記憶方法三個方面入手,幫助提升記憶力。
一、記憶過程
就像計算機儲存信息一樣,咱們人類的大腦在記憶的過程中也分三個階段:
先把信息輸入,儲存在大腦記憶庫,需要用的時候,再從記憶庫檢索出來。計算機信息也是按照代碼的一定算法來輸入,并且按照一定的路徑儲存到相應的位置。當從計算機提取這些信息的時候,就能夠很快的檢索出來。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大腦在信息輸入的時候,按照一定的規律記下來,印象會更深刻。等到需要用的時候,就不容易發生忘記這樣的尷尬事情啦!
二、記憶原則
記憶工作建立在五個原則上:
1、意義
小學生學拼音j,會編一句兒歌“母雞母雞j j j”,利用諧音來幫助記憶。
2、組織
學生字的時候也經常用上“加一加、組詞”這樣的的方法,比如:“媽”這個生字,可以用“女+馬”來記;“再”則可以組詞“再見”,這個生活常用的詞語可以幫助學生降低識記生字的難度;
3、聯想
詩句“夜來風雨聲”,老師通常會問學生:“你想象一下,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通過聯想,學生能夠很快記住。
4、圖像化
有經驗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非常善于利用課文當中的插圖,或者利用多媒體出示相關圖片,來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這種方式能使教學效果成倍的提高。
5、專注
當然不管有多好的方法,如果不能夠做到專注,都是白搭。沒有專注做為前提,信息便毫無意義,也無法組織、聯想以及圖像化。
三、記憶方法
以上這些記憶原則,加以運用,就相當于計算機的代碼算法,將信息有序地歸納或排列,便于我們更快的檢索。
書中分享了一種很有效的記憶法——關聯記憶法。說簡單點就是把毫不相關的內容通過想象把它們連起來。
比如:漢朝的歷代皇帝,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
可以想象一個左手拿著漢堡包的男人,右手拿著一小塊蛋糕,吃了一頓美美的早餐。然后開始繪畫,畫著畫著突然肚了痛,便拿出一瓶藥油聞了聞……
想象的畫面越生動,就越容易記住。
“健忘先生”看完全書,臉上樂開了花。
一段時間后,“健忘先生”不再是“健忘先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