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四:寫給民法學習者的法律書單(物權法)

寫給民法學習者的法律書單(物權法)

5、物權法書籍

(1)基礎書:陳華彬《民法物權論》

這本書出版于2010年,我國的《物權法》已經生效三年。作者作為一直致力于物權法領域的青年學者,治學比較嚴謹。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濃縮了作者對物權法領域長達10年左右的研究成果,且能夠結合現行的立法、司法、學說,對整個《物權法》作出體系性、全面性的闡釋,對于物權法的學習者來說,難能可貴。

推薦版本:

陳華彬:《民法物權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提示:鑒于目前《物權法司法解釋一》已經生效,該本著作并沒有反映司法解釋的內容,故需要在閱讀該著作時,注意司法解釋對《物權法》的完善和變化。

若要推薦一本最新的《物權法》書籍的話,筆者推薦冉克平《物權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2)進階書:崔建遠《物權:規范與學說》(上、下)

接下來推薦一本合同法權威大咖書寫的物權法書籍,筆者認為,能夠同時在合同法和物權法著書立說的學者不多,能夠同時將兩個領域研究到位的學者更少,但崔建遠教授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這套著作秉持了作者一貫的學術風格,立足于解釋論,同時輔助以立法論。這套著作時筆者目前接觸的國內研究物權法最為全面、論辯性最為明顯的體系書籍,而且作者能夠兼顧理論與實踐,著實令人佩服。目前這套書已經絕版,故作者是否會退出第二版或者修訂版,值得期待。

推薦版本:

崔建遠:《物權:規范與學說(以中國物權法的解釋論為中心)》(上、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高階書: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中、下);

【德】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上、下)

假如你想窺見物權法領域絕世高手的著作,那么筆者會給你推薦這兩套著作。第一套著作時華人領域研究物權法最好的學者的著作,這套書已經出版至第五版,而且可能還要繼續更新。記得筆者剛開始接觸這套書的時候,這套書只有上下兩冊,而且是32開的。(出版日期為1999年)這套書的特點是:對于物權法領域的所有規范作了極為全面、詳細的闡述,對于物權法領域的所有爭議問題作了細致的梳理、總結、論述,對于物權法領域所有的概念、原理、制度作了高屋建瓴式的闡述。絕對是研究、學習物權法不可或缺的著作。

第二套著作,是國內學者翻譯外國著作極為成功的典范。這點有兩個方面的理解:一方面著者和譯者均是德國和我國物權法領域的絕世高手;另一方面,翻譯的內容流暢、全面、準確。筆者在這里需要感謝這套書的幾位譯者,使得中國的年輕人能夠看到德語世界中物權法絕世高手的論述,能夠獲得領會物權法原理和精深理論的機會。這套著作的特色是:一,概念、原理、制度闡述清楚,耐人詢問;二,體系性、解釋性、論辯性強;三、內容全面、理論精深。

推薦版本:

A、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中、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B、【德】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上),張雙根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C、德】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下),申衛星、王洪亮譯,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疑問:你推薦的物權法領域的高階書,有一套是臺灣學者寫的,有一套是德國學者寫的,怎么讀?

筆者認為,這個提問其實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層面,語言表述和習慣差距帶給讀者的困擾;第二個層面,不同實體法規范造成的學習混亂。

對此,筆者結合自身經驗,提供如下三則學習建議:

A、語言和習慣差距只能靠多讀,改變讀者自身的習慣來解決。畢竟,這兩套著作在我國大陸地區出版的時候,已經在語言表述上作了改善,沒有讀者想象的那么惱火。

B、這兩套書最好是在完成物權法的基礎學習之后再進行,否則容易發生概念、制度、原理上的混亂。

C、這兩套書的學習最好通過比較的方法學習,第一個是法條(臺灣地區“民法”、《德國民法典》)的對照學習;第二個是比較我國物權法學者的解釋和闡述來學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