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
北京從此成為史上首個“雙奧之城”。
朋友圈里,被冬奧會開幕式上的各種美圖刷屏:
太美了,太美了,這就是中國式浪漫!這就是文化自信!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我們采用傳統的人海戰術,隆重地向全世界介紹中國;
2022年冬奧會,我們采用炫酷的高科技,以厚重的文化內涵和驚艷的科技手法,彰顯中國大格局:
全世界不同的雪花匯聚在北京,成為一朵人類共同的雪花。
北京冬奧會,一次次被推上熱搜。
其實,冬奧會開幕式,除了讓人美得想哭的中國文化和現代科技,還有我們沒有看透的深意和謀篇。
我搜集了冬奧會的深意,認真盤點了幾項。
*一*
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天時地利人和的中國美
北京冬奧會開幕日,恰逢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
倒計時表演,以《立春》為題。
在二十四節氣的流轉中,倒計時從“雨水”開始,到“立春”落定。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正式拉開大幕,滿目綠色在鳥巢中央涌動滋長。
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充滿了令人激動神往的生命力。
孩子吹散蒲公英,白色的種子飛向空中,鳥巢上空出現“蒲公英”焰火和中英文“立春”“SPRING”焰火。
將一個天寒地凍的日子,命名為春天的起點,是因為中國人認為,極寒中常常孕育著新的生機。
張藝謀說,這是一個偶得之的創意。
當他發現開幕日正好是立春時,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他不敢相信,就跑去問負責冬奧會的工作人員,是專門把開幕日選在立春這一天嗎?
得到的回復是:不是啊,申辦冬奧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開幕日在立春,純屬巧合。
張藝謀特別高興:太巧了!我們就用24節氣完成倒計時,這非常中國。
第24屆冬奧會。中國的24節氣。太巧了,太棒了。
所以你看:
偉大的創意,都是扎根深厚的文化,而后碰上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恩賜。
*二*
人民和國旗的近距離接觸,沒有表演感的偉大表演
國旗入場時,傳遞國旗的人包括中國各行各業的代表、國家功勛人員、56個民族的代表。
他們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用手手相傳的方式,表達人民和國旗之間的深厚情感。
關于國旗入場別具匠心的設計,張藝謀這樣解釋:
“人民和國旗的近距離接觸,這一行為本身沒有偉大的表演感,卻充滿了極致的不可分割的深情,能直抵人心。”
總有一首歌,讓你淚流滿面。經過普通中國人手手相傳,國旗被傳遞到國旗班手里。
現場響起嘹亮的國歌聲。國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升起。此刻,場內一片國歌嘹亮,場外一片熱淚盈眶。
全球洶涌疫情之下,冬奧會能如期在北京開幕,身為中國人,我們太知道這“如期開幕”的來之不易。
歌唱祖國。點贊中國。全世界可以永遠相信中國。
*三*
中國式的浪漫,母體和家國的致敬
一點水墨滴落,幻化成“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奔騰氣象,從鳥巢“碗口”傾瀉而下,鋪滿全場。
一方水從中央升起,凝結成晶瑩剔透的“冰立方”。畫面的意境來自古老的詩句:
“黃河之水天上來。”這是中國人對母親河的浪漫想象和贊美,也是中國式深情的表達:
致敬母親。致敬母體。家國至上。
*四*
冬奧之旅,也是破冰之旅。
6個冰球運動員與影像冰球擊打互動,冰球在視頻空間中反復撞擊后,整塊冰立方漸漸碎裂,雕刻成為一個晶瑩剔透的冰雪五環。
冰雪五環,閃亮出現。寓意破冰,也寓意新生。
在中國文化中,“破冰”代表打破隔閡、化解矛盾、走近對方、互相理解。
中國門,大胸懷,大格局,大手筆
冰雪雕刻的“中國門”和“中國窗”,取材于中國各地經典傳統門窗圖案。
運動員走過的“中國門”,寓意中國人民敞開大門,歡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奧會。
運動員腳下的“中國窗”——
窗外是中國各地的大好河山,表達“打開窗口看中國”的美好意向。
每一個設計里,都透著奇思妙想,也都流露著中國人的古樸和熱忱。
*五*
中國紅,全場最美最颯
在歌唱祖國的樂曲聲中,東道主中國隊入場了。
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總人數達387人,規模為歷屆之最。
中國新年的中國紅。紅衣,紅帽,紅手套,紅口罩。紅紅火火,驚艷世界。
*六*
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是一朵人類共同的雪花
所有的引導員,高舉各參賽國家(地區)名的雪花引導牌。
通過舞蹈與地面光影的互動,讓所有雪花聚合,共同構建成一朵大雪花。
張藝謀說,這個腦洞,他開了兩年多。
從倒計時開始,等孩子們唱出萬千雪花競相開放,雪花就一直在。
全世界不同的雪花匯聚在北京,成為一朵人類共同的雪花。
*七*
“迎客松”背后,是你不知道的故事
一棵松樹,生長在高山的巖石縫隙中,至少有1300年的樹齡。
它一側的枝杈伸出,非常像一個人伸出一只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北京冬奧會開幕焰火,第一次在空中呈現“迎客松”,歡迎全世界來賓的到來。
由于保密的需要,冬奧會開幕式焰火前期的實驗,都是在焰火場地進行的。
而焰火的工廠大部分都在農村,所以工作人員只能到農村土地上去偷偷摸摸地放,一朵兩朵地放,嘗試勾出一個輪廓,然后再慢慢調整。
開幕式上,你看到的每一棵迎客松,都包含著不為人知的艱難和深情。
*八*
百年未有的“微火”,是從“我”到“我們”的大我
在童聲合唱《雪花》的歌聲中,“大雪花”再次升起。
最后一棒的手持火炬,轉化為北京冬奧會主火炬。
這是百年奧運史上,從未有過的“微火”。
注定會成為奧運史上的經典瞬間。
張藝謀說,這次的點火和火炬臺,是最大的一個創新。
百年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有這樣的主火炬,全部參賽國家和地區的名字都在上面,它是由全世界構成,火炬就在全世界的中心,寓意:這是全世界人民心中的火焰。
就像張藝謀說的那樣:
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不再像過去那樣,談我們自己的家底。
開幕式不再只為“我”去表演,而是為了“你”去表演,為了大家去表演。
這是從“我”到“我們”的偉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