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蘭,是一位鋼琴老師,并非從小開始學鋼琴,而是從高中時才開始學習鋼琴的。
當時的鋼琴老師對她說:
“學鋼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俗話說琴不離手,曲不離口,練鋼琴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
潤蘭記住了這句話,每天除了在學校里學習外,其余的時候都是用來努力練琴。
而現在的潤蘭,不僅是一位職業的鋼琴老師,自己也開工作室。
回憶時潤蘭說,那個時候早起先練兩個鐘的琴再去學校學習,晚上回來做完作業后再繼續練琴,本來基礎就薄弱,今天的一切都是過去持之以恒地努力而成就的。
一件事情,堅持一個月或兩個月,問題不大,重要的是一件事重復不間斷地做,沒有持之以恒的自律是不容易堅持至今的。
特別對于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速度、效率、成果都追求快餐式的便捷。
而人深層次的寶貴品質,比喻努力、自律、持之以恒地付出等,需要經過時間的篩選與驗證的。
舍友香香是我這一屆公認的最有恒心毅力的一位才女了,在整個大學4年期間每天堅持早起、跑步、早讀、吃早飯,并給我們宿舍的其他人占前排的聽課位置,風雨無阻,從不間斷。
這一種持久的自控力不是三五個月,而是整整四個春夏秋冬,不僅我們整個專業的同學,連同輔導員都對她由衷佩服。
在二本學校考研的時候進入了專業前三的985,也因其表現突出、學識優秀,學校允許碩博續讀。
在讀博士期間迎來了她的愛情并喜結連蒂,先生是她的博士師兄,畢業后同在一所重點大學教書育人,也繼續深造科研,真正的夫唱婦隨。
夫妻兩人來自偏遠山區的一個小村落,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取得了可人的成果,不僅解決了城市的住房、戶口問題,更解決了將來的孩子教育問題。
有時候,客觀環境是無法改變的,比喻我們的父母、出生地,這是我們所謂的命,但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運。
前段時間非常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一句經典的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說了算”。
其實哪吒哪里能掌握得了命呢,他作為李靖的兒子作為一個魔丸降世,這個是改變不了的事實,但是“是魔還是仙”確實哪吒由他說了算,經過自己的努力奮斗實現“運”的轉向。
命,無法改動,但是,運,可以扭轉。
為了自己的“運”的扭轉而努力,并且,努力與勤奮只有在長久的持之以恒的基礎才能盛開理想之花,做“運”的主人。
“下班加油站”的創始人張萌在她的新書《精力管理手冊》中談到,每天早上四點多就在新浪微博、微信社群里打卡,到2019年是她堅持早起的第20個年頭。
這一份持之以恒的自律,成就了張萌的事業,扭轉自己做“運”的主人而非奴隸。
也成就了一個多才多藝的斜桿名人,不僅是時間效率管理專家、暢銷書作家、還是極北咖啡青年創新加速器的創始人等等,這些的成就、這些的光環,不是努力了幾個月的成就,如萌姐自己說的堅持了20年。
有一句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不需要羨慕別人臺上這一分鐘的光彩奪目,更應該看到別人背后痛苦而持久付出的汗水與艱酸。
成功,沒有隨便一說。
“自侓”這個詞很火,成為了雞湯文中的佼佼者,但是,都在講自律、談自律,僅僅停留的就是講和談這一層面上,卻沒看到自律背后的源動力是一份持久力在支撐著的。
有一家互聯網公司,說出來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就是差不多可以把百度擠出BAT的京東。
京東讓人最滿意的應該就是它的物流服務了,上午下單下午到,下午下單早上到,服務、速度、效度都是杠杠滴!
在享受京東優質服務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背后的那一系列后勤團隊是怎么操作的?早期的電商各方面都沒那么的完善,需要建立貨品倉儲,并且需要一套嚴格細致的管理體系。
所有的這些都是需要努力與持之以恒的痛苦付出的結果。
在最初所有的物件都是人工掃碼發件的,貨量越多掃描的次數就越多越快。人手不夠,一個人當五個人用。
很多畢業于名牌大學的管培生都是從倉庫掃描快件開始的做起的,倉庫通常都設立在效區,北京的冬天干冷刺骨,早上五六點起床,沒有超人的毅力,很難從溫暖的被窩里爬出來。
因為業務發展快,快件多,幾乎每天都要從天亮忙到半夜。但就是這樣一批抱著對事業前景的希望,甘于拼命甘于付出的年輕人扎根一線,從最艱苦的事情做起,才換回了今天令人稱絕的物流服務。
也正是有這樣的一批人,才創造了全球最大的B2C電商品牌。而他們也是在歷經了一年、兩年甚至三年以上不懈的努力,逐步成長為京東各個業務線的負責人,頂得住壓力,忍得住艱辛與痛苦,1個人當5個人用之后,很多人獲得了不止500個人的回報。
還有一個剛畢業生一畢業就到京東做HR的女孩兒,突然有一天被公司安排到宿遷(江蘇一個縣城)上班,籌備京東全國呼叫中心。
她一個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搞定施工圖紙、項目預算、項目推進、當地合作等等各種事宜。
這個HR回憶說:
我每天睜開眼睛都有100件我從來沒做過、對于沒有什么工作經驗的我來說,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還好在學校里養成了一種面對學術難題尋找解決之道的習慣。
我將這習慣也用在了工作上,努力地學習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不過,在那段時期,卻是我成長最迅速的時期,在回顧這個階段的時候,仿佛可以聽到自己快速成長的聲音,用一句流行話說痛苦并快樂著。還好有那段時間的磨練與成長,我才能成為項目的負責人。”
馬云自己所說:
“永遠不要跟別人比幸運,我從來沒想過我比別人幸運,我也許比他們更有毅力,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鐘、兩秒鐘。”
任何一個領域哪個崗位,取得一點點成績,都需要不止十倍、百倍地不懈努力、不斷奮斗來獲取的,天下真沒有白費的午餐。
因為任何能快速掌握的技能,都不能稱為核心技能,可隨時替換,不具備市場競爭力。
作家嚴歌苓在《寫作是自律并堅持的日常生活》中提到過自己極為自律的生活:
她堅持每天坐在書桌前寫作6小時,在開始創作的時候,還有過長達34天沒睡覺的記錄,這一堅持就是30個年頭。
她出書就像交作業一樣“規律”,于是她總會被問:“你怎么能寫那么多書?”
嚴歌苓的答案跟她每天的生活一樣簡單:
“我當過兵,對自己是有紀律要求的,當你懂得自律,那些困難都不算什么。”
有人說的,你人生中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高度的自律來解決。
在漫長而孤獨的寫作旅途上,并不輕松也不舒服,能夠日復一日持之以恒地堅持伏案寫作,才是優秀作品產生的關鍵;
另外,她還有堅持閱讀的好習慣,因為閱讀是她堅持寫作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定要堅持閱讀,女人愛看書才會老好看。”嚴歌苓笑著說。
自律是一種能力,但更是一種持之以恒的行動力,正如特蕾莎修女說的愛是一種行動,只有與行動相結合,自律才能發揮它真正的價值。
去年辦了一張健身年卡,年卡到期時發現,自己去健身的次數用一個手指可以數得出來。
堅持,確實是一個硬梗。
看看周圍的人,類似我這種情況的很多,有很多人想多學習些技能做斜杠青年,但是,大多數人都越不過堅持這一個檻。
想成為寫手,報了寫作班,學了一兩個月,發現還是寫不出幾百字來,于是自覺不是寫作的料,放棄了;
想學英語,每天要背單詞,發現一直記不住或者找不堆借口不碰單詞,于是自認沒有語言天賦,放棄了;
想學習攝影,買了高價相機,發現原來要學習的相關知識那么多,于是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夠,放棄了
……
馬云說一段非常激勵人心又引發思考的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會很美好,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見不到后天的太陽。”
健身、寫作、語言、技能等任何一個都是一場學習成長的持久戰,而你放棄了,就等于給別人優先讓路,而進行自我淘汰出局。
一、找到你內心的需求源泉,這才是讓你能持之以恒的原動力。
武志紅在《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中說到:
“當你真正想做一件事情時,動力會從內心自動產生,你自然會自律。不要從外界去尋找迫使你改變習慣的東西,因為它們很容易被你放棄。”
二、尋找良好的反饋習慣
什么是反饋習慣,就是你付出了,可以讓你馬上看到其結果如何,不做任何好壞的判斷;但是能看到結果這一點上,就是一種正面的反饋,它是幫助你持續下去的開始。
將目標化整為零,以能很輕便可達成的小目標作為開始,并每天加一點點的難度,這樣的達成率很高,也給了自己一個很好的心理暗示與鼓勵。
萬里長征始于腳下的每一步,從細微處入手,將能成功兌現每一個心愿與目標。
三、幸運始于行動,獎勵增添力量
印度有句關于行動的諺語:
“幸運降臨給那下定決心而行動的人,什么時候開始懶惰,幸運就告別。”
我們在做某件事的時候,執行不下去的原因大多都是懶惰。
比如想要鍛煉,看看天氣覺得不太好,改為明天;
想要看一本書,才看一到兩分鐘,信息響了,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要緊的信息;看一下小視頻吧,沒花幾分鐘的。
這是大部份人的狀態和心理,就這樣,時間就在借口和偷懶中流逝了。
這樣想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確實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
武志紅提到:
“每一種習慣的形成都 必然會經歷以下這個循環:行為發生——得到獎勵——強化固定。”
在這種情況下,不如為自己制定一下激勵機制,把你心理一直想要的東西都列在一張紙上,你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獎勵自己一件小禮物。
然后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看起來不怎么樣的激勵機制為你的自律增添力量,而且能幫助你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
總結
持之以恒的自律習慣就這樣不知不覺中地養成了,而你也會發現,自己的身心靈也相應地處于成長中。
著名的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一句關于杠桿原理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整個地球”。
現實生活,我們大多數都是平凡人,并不需要像阿基米德那樣說出去翹起整個地球的豪言,我們要的是加速個人身心靈的成長。
而持之以恒的自律就是那根棍子,努力就是阿基米德口中的支點,如果沒有自律這根棍子,再努力的支點也最終是白費。
努力奮斗的人很多,但是能持之以恒的人卻寥寥無幾,只要你認定目標,堅持努力地走下去,你將許多人遠遠地拋在背后,而那些你曾經以為錯過的風景和人,都在你不知不覺中跟上你的步伐與你同行。
你現在的每一次的努力,每一份地堅持,都是在為你的成長的帳戶里儲值,驀然回首的時候,你會驚訝地發現,帳戶中的數值已超出了你想像的份額了。
注: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