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 電 了……”
寫下這個標題,不得不令我想起我們公安部武警干部大隊二中隊一位“活寶”級人物--二小隊長安徽籍戰友單勇。
雖說這位仁兄已離我們而去,但他風趣、幽默、詼諧的性情和遇事不緊不慢、舉重若輕的風格,令人難以忘懷。
也只有他,在當時那種特定的緊張環境和氛圍中,一句“跑電了”的詼諧玩笑,頓時輕松化解了當時那種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氛,就連當時正在訓話的參謀長也不禁啞然失笑。
記得那是1979年的9月,坦(坦桑尼亞)贊(贊比亞)軍警代表團訪問中國前夕,據說此前該代表團訪問朝鮮時,觀看了朝鮮的軍警表演,還說一位朝鮮便衣在南北朝邊境巡邏時遇一南韓暗殺手,朝鮮便衣一掌毫無聲息地砍在殺手脖子上,殺手腦袋頓時滾落坡下……。
于是,他們提出訪問中國時想看看世界東方大國--中國軍隊和警察的軍警業務表演,一睹大國軍警風采。
對于這個重要任務,國家有關部門將其分解為兩塊,一塊為軍事表演,這個任務交給了北京某坦克部隊進行坦克訓練表演;另一塊為公安警察擒拿格斗業務,這個重要任務交給了我們公安部武警干部大隊。
接到任務后,干部大隊在各中隊抽調了幾十名人員集中訓練,我有幸被抽調參加。集中訓練在我們二中隊營房門前操場和旁邊擒拿格斗訓練場進行,由大隊司令部負責組織。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訓練以專訓形式進行(即不參加上哨,專門訓練),訓練科目有射擊(長短槍)、三套拳術、基本功(腿臂摔功)、徒手格斗、奪器械格斗(匕首、刀、槍、棍等)、配套對打等,訓練時間為:早上6點開始,晚上9點結束,全天15個小時,中午沒有午休時間,能緩解疲勞和喘口氣的時間,只有一天內的三頓飯,每頓飯20分鐘。
由于抽調的人員是固定的,因擒拿格斗隊形和操作手配手需要不能請假,甚至傷病也不行。記得大隊司令部參謀張建業在做徒手格斗示范動作時,讓我給他當配手,由于他提檔下按用力過猛,將我的右腳大拇指捂氣后腫脹,疼痛難忍,但我一聲沒吭,帶傷堅持。
剛開始的幾天訓練,大家精神飽滿,干勁十足,做出的動作整齊有力,充滿了陽剛之氣,頗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參謀長見后喜笑顏開,非常滿意。
然而,隨著訓練強度加大,休息時間不足,體力恢復跟不上,幾天之后,大家都進入了疲勞期,渾身筋骨疼痛,有身體弱點兒的戰友早上幾乎都起不了床了,勉強支撐起來,訓練時自然也就沒有了開初的精氣神,動作有氣無力,很是影響形象。
見此情形,參謀長非常著急,將全體參訓人員集中訓話,大發了一通脾氣。并一臉嚴肅地用他特有的山東口音質問:“你們腫么了?木精打采的,是打拳還是繡花?叫你們干什么來了?你們回答我……”當時現場空氣就像凝固了一樣,安靜的嚇人,氣氛十分嚴肅緊張,沒有人敢吭一聲……。
這時,單勇在下面不急不緩、不緊不松地來了一句:“跑電了”。頓時,全體人員嘩然。哪曉得參謀長又追問道:“什么跑電了”?大家更是忍俊不禁。當參謀長明白過來,連他自己也不禁笑了起來。
自那以后,“跑電了”便在秦城流傳開來。至于什么叫“跑電了”?我只能說“你懂的”。
后來的表演在昌平縣某坦克訓練場進行,那個場子很大,約百余畝,地上鋪著約20—30CM厚的碎石子。
我們干部大隊先后表演了射擊,三套拳術,徒手格斗以及多對雙人格斗對打同時進行(選出幾對較為逼真且觀賞性較強的參加表演)等項目,其中我和江蘇籍戰友朱留坤的雙人對打參加表演。由于表演時注意力高度集中,且力度性強,以致地下的碎石扎進了我的手掌當時也渾然不覺得疼,直到表演結束后講評時發現手流血了方才知道受傷。
那次的表演相當成功,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參謀長笑了,我們大家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