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開卷考試,制定政策是為了當時適應!“減負”的要求,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而定。目標是學生可以不通過背誦,而通過翻書,查找資料完成對這歷史學科的學習。
考試時學生完全靠翻書做答!為了適應素質教育考試要開設分析思考題,有的城市加增歷史短文書寫題目!認為學生不用背了,應學會分析歷史、學會以史為鑒!
這樣做從表面上學生不用背誦了,學生負擔小了,又能實現用使學生學會分析的目的,歷史學科回家可以不用操心了!認為這樣學生無論從學習上,還是經濟上省心、省事不少!學生更是能不背就不背,考試只要翻書翻的快,記住課題頁數就萬事大吉!
但它帶來的負面影響簡直是“背叛”級的教育后果!當初不知道是否經過論證就做了這樣“腦子進水”的決定!
第一、開卷考試根本沒有減負,間接的增加了學生的經濟負擔!歷史不用背了!學生對歷史知識開始積累甚少!什么歷史人物,年代,事件全在在書上,不在腦子里!平時談古論今的人寥寥無幾,談什么古!古代有什么事,什么人考試時翻書就能找到!我們又不用真知道!我總不能說一句翻一頁書吧!論什么今?今天發生的與過去沒什么可比的!因為過去發生了什么我們沒記!什么已史為鑒!用什么事兒借鑒,我們連發生了什么事都沒記住,還借鑒啥?勿忘國恥!我們就上課聽老師講了國恥,課后不用背,幾天就忘了!還什么國恥!9.18我們聽過沒背過,不只道什么事兒!大人當國恥,我們還當是吉利數字呢!寫勿忘國恥的作文現上網查就行了!反正我們的考試就是讓我們到處“抄”!
和學生談歷史典故學生永遠當新鮮事兒聽!學生寫作文拿不出歷史典故!我們說文章要旁征博引,引經據典,學生歷史知識記不住,能引啥用啥!所以寫不出好文章。
于是有人說缺乏國學教育,一時間國學教育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學國學白學嗎?不是學校正式課程!家長得大把大把的投入,學生得抽時間出去補課,歷史知識不會國學來補?課上學不了,課下花錢補!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和家長很多負擔。講一個笑話:語文考試唐宋八大家里的韓愈是哪朝人?學生答晉朝!這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學生對歷史沒有概念!不知道朝代順序,就會出現這樣的笑話!其實,許多國學知識點就是我們歷史的知識點。開卷考試學生不再記憶不再背誦,這些知識點都統統的需到國學班補課中去學!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還在言之鑿鑿的說的減負!真是天大的諷刺。
第二、初中開卷違背了學生的生理發展規律!不知道制定開卷考試的“專家”!教育學是不是體育老師教的!初高中階段是學生記憶力的黃金期!是學生儲備知識的最佳時期!不知大家有沒有同感!念初中時背下的東西多少年都不忘!上大學以后學的東西反到幾年不用就還給老師了!為什么?因為大學時你的記憶黃金期已過,記住什么東西就難了!而我們的“專家”這個時期不僅不讓學生更多的儲備知識,反到告訴學生他最該記住的東西不用記了!從小養成不用記,只會抄的“好習慣”!我說你不是專家,你是敵國的“臥底”!你讓我們的孩子在黃金時代沒儲備到他該儲備的東西!這樣做究竟是為了什么!目的是讓我們的孩子忘記歷史,還是牢記歷史?這不是“背叛”是什么?
第三、開卷分析歷史題,也是一種違背常理的做法!無論什么事物要被分析。首先分析的人要知道它是什么?是怎么一回事才能發表個人觀點分析!學生連要分析的對象都不知道是什么!我們咋分析!于是八股文式的分析公式誕生!奇葩考卷越來越多,越發離譜!發一些連根基都沒有的議論還不如在這個時期讓學生記住點兒東西的好!哪怕是“背啥就考啥”也比啥也不知道而瞎議論要強!
中國歷史是一部有過輝煌同時也有過恥辱的歷史!牢記歷史,增是我們有無限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時也讓我們記住我們所經歷過的苦難!而今開卷考試所帶來的。學生不記不背!我們的國榮國恥學生全然記不住!這不是教育!忘記歷史就是背叛!讓我們的孩子記不住歷史的決定就是“腦子進水”的決定!專家們請你們念完了書再做決定!不要把你們不深入研究到處照搬照抄的惡習留給我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