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自控力School寫作群,有幸拜讀了成甲寫的《好好學習》,對于我來說,這本書為我打開了一扇門。
讓我知道了今后應該怎樣提升自己,目標在哪里,學習的方向是什么。
這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讀書筆記,希望和大家共進步。
第一章: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
少數的知識能夠給我們帶來關鍵的影響,這就是臨界知識。
1.在海量信息即時獲取時代,我們拼什么?
a.知識數量構建認知優勢
知識在商業競爭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各種咨詢企業,廣告公司等密集型行業蓬勃發展。
b.知識獲取速度構建認知優勢
互聯網日新月異的發展打破了知識獲取范圍的邊界,以更快的速度獲得最新的知識成為新的競爭優勢來源。依靠知識獲取速度構建的優勢,成為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力量。
c.知識深度構建認知優勢
改變命運的不再是知識數量這一維度,更重要的是知識的深度。知識管理的核心實際是通過管理知識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
2.如何提升認知深度
有深度的認知能力是這樣的: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夠跳出問題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況;在尋求答案的時候,能夠根據理由可信度判斷是否接受這個結論。
“臨界知識”就是我們經過深度思考后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掌握臨界知識,我們便能開啟學習的‘少即是多’“四兩撥千斤”模式,從而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
3.為什么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
我們掉進了追逐技術效率的游戲圈套:我們越努力,跑的越快,要學習的心知識就越多。而這,讓我們陷入了學習的“老鼠賽道”。在老鼠賽道中,我們看起來一直在努力,可是其實是在原地打轉。
要想從老鼠賽道中出來,我們就要努力提升認知效率;20%的知識比80%的知識更有用,我們要做的是花80%的時間,用在這20%的關鍵問題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時間花在各種知識上。
4.到底哪些知識值得學?
斜杠青年:是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斜杠青年應該更加深入探索,而不是簡單追求多元的結果。一開始就能帶來直接利益和誘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來的機會做代價。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我們一生需要學習三個級別的課程:(1)公共基礎課:執行能力(2)專業必修課:專業能力(3)通用必修課:結構能力。
掌握臨界知識,深刻理解底層通用規律,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必修課----這對每個人都有巨大的價值。
20%的知識決定80%的結果,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用在結構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學習上,通過掌握臨界知識做到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