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奶奶二七的日子。
然而我的腦海里,始終留下的是奶奶安靜的躺在棺槨中,那慈祥的,猶如睡去的面容!
人已去,可這短短的十四天里,小時候,和奶奶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卻經常在我的腦海里閃現!就好像,這些是剛剛發生的事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我的奶奶生于農村,長在農村,最終的落腳點,也是在農村。
一生生育過六個孩子,在那個年代,多子多福和養兒防老是主流的觀念。
為了孩子們能夠過上好的生活,僅憑幾畝地,和一雙勤勞的手,撐起了家這個不大不小的地方。
印象中,奶奶永遠都是一副笑呵呵的面容。似乎生活的窘迫和辛勞,永遠和她不沾邊。
為了姑姑能夠有上學的學費,自己擓(kuai)的籃子里,帶上親自養的兩只老母雞。一雙被裹腳布包裹后變小的腳,踏平了路上的溝溝坎坎,走到離家很遠到的集市上去賣!
盡管回來時已經滿天星星,但是,每每談起這件事情,仍舊是娓娓道來,讓我感受不到任何的困苦和不安!
這就是我的奶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奶奶生養的六個孩子,除去已經去世的爸爸。就剩下了三個姑姑和兩個叔叔。
晚年的奶奶,80多,仍舊是一個人生活,從未想著和哪個孩子一起生活。曾經的生活的困苦,似乎讓她擁有比常人更堅強的毅力!
直至那年,因為晚間流鼻血,幾位長輩都不放心,所以,才被二叔接到了自己的家里住。
從此,奶奶結束了自己的“單身生活”,和叔叔生活在了一起。
即使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她仍舊擁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每天都樂樂呵呵的。這樣的奶奶,讓我感覺很親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三年前,奶奶由于下床時跌倒,造成股骨骨折。從此,愛活動的奶奶,只能躺在床上,這時的奶奶,已經有90多了。
從此,一臥不起,與床相伴!由于年齡太大,無法手術治療,只能保守治療。
而這一保守,就是三年多,直至去世。
期間,禍不單行,本來就腿腳不好的嬸嬸,腦中風造成半身不遂,原本就沉重的家庭,變得更加沉重。
但是,這個男人一直在堅持著,就算是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依舊在努力前行著。
這種境況下,我的內心里始終埋藏著一種糾結。
作為孫輩的我,時常跟自己的媽媽談起,希望幾個子女能輪流照看奶奶,這樣,他的晚年生活,可以不致太過悲傷。但是,實際的情況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只是偶爾會把奶奶接到自己家里小住幾天。
于是,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叔叔身上。起早貪黑,沒日沒夜,成了一種日常。
這三年里,雖然有人照顧,但是由于長期臥床,奶奶的身上仍舊是起了褥瘡,這樣的境況,讓我每每有空能夠走到她的身邊,都沒有勇氣去看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有始以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生養的目的何在?一生辛辛苦苦拉扯每一個孩子長大。耗盡心力,臨老,迎來的永遠都是一個沒有意義的結局!生命就像是一條河一樣,奔流不息,最終總會匯入大海,這就是它的結局。
一度,感覺自己很抑郁。不知生活的意義何在。
直到奶奶的離世,我仍舊沉浸在這種情緒里。
時常會不愿意相信她走了。我寧愿相信他只是換了一個地方休息而已。換了一個屬于他自己的,沒有人去打擾她,也沒有人需要她牽掛的地方。
可事實是,她真的走了。
我內心是希望奶奶還在的。但理智告訴我,即便是奶奶還在人世,我也不能在她身邊奉養。她依舊是拖著已經長著褥瘡身體和一天天老化的身體機能,躺在床上,仰望著天花板。
我的生命是我的,奶奶的生命是她的,只是這血緣,讓一老一少,從此,有了牽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生命于我,與她老人家,到底有什么意義?
不論我們生活的有多努力,最終大家都會迎來相同的結局。
孩子之于父母而言,究竟是為了什么?傳宗接代?養兒防老?這樣的思想,讓我陷入到痛苦的循環,于孩子而言,我不能陪伴其一生。于父母而言,自己費盡心力,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終將迎來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人生,與我們沒有任何的交集。
孩子不是我們的唯一,我們也只是孩子生命中的過客。
迎接我們的永遠都是照顧和分離。恒久的占有,只是我們的一廂情愿罷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倏忽間,看到了一句話,也正是這句話,為我帶來了安定。讓我這顆不安的心,終于有了些許的感動和安慰。孩子的存在,不是為了讓我們恒久的擁有,而是為了讓我們懂得付出與欣賞。
我們的父輩,用一生的心力,養育了我們。上蒼為了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的完美,讓我們把這種愛傳遞給我們的子女。生命中的這場深厚的緣分,讓我們的童年感受到了溫度,也讓我們的孩子的童年有了獨特的美。
這場生命的旅行,雖然只有照顧和分離,但卻讓它有了自己的溫度。
我想,付出與欣賞,才是生命的主題。
雖然奶奶她老人家已走遠,我想,每當我想起她在世時,和我的生命的點點滴滴的碰撞,才是最美的。也正是這樣的失去,才讓我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天堂的奶奶,走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寫于2017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