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
這個被一堆形容詞加身,美得天上有地下無的女人,是文昭甄皇后,三國魏文帝曹丕他老婆,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甄宓(fú)。
甄宓其實不叫甄宓。姓甄沒錯,名字不詳,一般稱為甄姬、甄氏或甄夫人。曹植在以她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感甄賦》中(甄姬的兒子曹叡覺得此名不雅,后來給改為《洛神賦》),將其描繪為洛水之神宓妃,然后以訛傳訛才成了甄宓。
這個女神的故事,根據(jù)娘娘的不完全推斷,可以提煉出一個結(jié)論:太“賢良”的女人一般沒有好下場。
一、甄宓生平
甄大小姐,公元183年出身官宦世家,據(jù)說年幼時有人看見每晚她睡覺后都有神人為其蓋上玉衣,相士為她看相時大呼“此女貴不可言”,所以即便三歲喪父,從小到大也受家族嬌寵,沒人敢欺負(fù)她。
長大后,甄姬嫁給了當(dāng)時一方霸主袁紹的二兒子袁熙。幾年后,袁紹兵敗于曹操,曹操長子曹丕在搜查俘虜時發(fā)現(xiàn)了這一絕色女子,如獲至寶,娶為正妻。之后甄姬先后生下兒子魏明帝曹叡、女兒東鄉(xiāng)公主曹氏。
公元221年,曹丕登基稱帝后的第二年,賜死甄姬,死狀不堪(后文詳述)。
公元226年,曹叡即位,追封甄姬為文昭甄皇后,為她修建寢廟。
前四分之三一帆風(fēng)順,后四分之一日漸衰敗,活了38歲的甄姬,生動演繹了如何才能“拿著一手好牌,輸?shù)揭凰俊薄?/b>
為什么會輸?shù)靡凰磕兀總€人認(rèn)為,至少六成的原因是——自己“作”的。
二、我是那么賢良
甄姬是個大美人兒。史傳原本曹操久聞其美名,破城后想擄了去,誰曾想被兒子捷足先登,只好忍痛祝福;又有史傳一代才子曹植也對這個比他大十幾歲的嫂嫂心儀不已。一門三父子,都臣服于其美貌才情,可見一般,就不贅述了。我們今天主要說說她的性格和人品。
史書上關(guān)于其性情的記載有幾件事。
第一件,甄姬八歲的時候,院子外有表演雜耍的人,家人都去看熱鬧,唯獨她不去。幾個姐姐問她為什么,她反問:“此豈女人之所觀邪?”意思是,這種東西不是女人該看的。姐姐們羞愧不已。
第二件,甄姬九歲的時候,喜歡讀書、用兄長的筆墨紙硯,哥哥們問她為什么,她說:“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xué)前世成敗,以為己誡。”意思是要看書學(xué)習(xí)古代賢女的做法。(我猜她肯定重點研究了班昭同學(xué)的豐功偉績。)哥哥們贊嘆不已。
第三件,漢末年間天下大亂,甄家趁機收購了許多金銀寶物。才滿10歲的甄姬勸她娘,“今世亂而多買寶物,匹夫無罪,懷璧為罪。又左右皆饑乏,不如以谷振給親族鄰里,廣為恩惠也。”全家為之信服,拿出谷物賑濟鄉(xiāng)鄰。眾人稱頌不已。
第四件,甄姬14歲的時候,二哥甄儼去世,母親待兒媳非常嚴(yán)厲。甄姬勸她娘“二嫂年紀(jì)輕輕就守寡,照顧孩子,很不容易,你要對她好一點。”她娘聽了眼淚長流,慚愧不已。
第五件,結(jié)婚后沒多久,老公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姬留在冀州侍奉婆婆——袁紹的妻子劉夫人。冀州被曹操大軍圍攻,大嫂和三弟妹都去投奔自己老公了,唯獨甄姬堅持留下來陪婆婆(因此才被曹丕俘虜)。婆婆感動不已,在她被曹丕發(fā)現(xiàn)后欣慰地說,“你不用死了”。
第六件,在被曹丕萬般寵愛之際,甄姬經(jīng)常勸他“雨露均沾”,多納妾多生娃。曹丕驚嘆不已。
第七件,曹丕要休了妾侍任氏,甄姬痛哭流涕地說情:“留下任氏吧!否則人家肯定認(rèn)為你休她是因為我,公公婆婆會指責(zé)我自私,其他妻妾會指責(zé)我專寵。”姬妾們感激不已。
第八件,公元211年,隨曹操出征的婆婆卞夫人生病留在孟津,甄姬強烈要求要去孟津照顧她,曹丕怎么說都說不聽,最后只好讓下人騙她說老娘的病已經(jīng)好了,甄姬才消停。公元212年卞夫人回鄴城,甄姬前去迎接,看到卞夫人悲喜交加,感動了中國,哦不,感動了周圍的人。卞夫人不禁欣慰地感嘆:“此真孝婦也。”
從以上八件事,不難看出,甄姬是一個道德感、秩序感極強的女人,一個思維傳統(tǒng)、一心想當(dāng)賢婦的女人,沒有一般美女的恃寵而驕,反倒像個堅定的衛(wèi)道士。(為什么我又想起了班昭……)
三、我是那么郁悶
那么,讓人感嘆不已、贊賞不已的甄姬最后怎么收場呢?
公元220年六月,曹丕在洛陽稱帝,封新寵郭女王為貴嬪,地位僅次于皇后,同時寵信李貴人、陰貴人和原漢獻帝劉協(xié)的兩個女兒。此時甄姬遠(yuǎn)在鄴城,封號仍為夫人。
公元221年六月,曹丕派遣使者到鄴城將甄姬賜死,據(jù)傳下葬時披發(fā)覆面,以糠塞口。(把頭發(fā)披散起來遮住臉,用米糠塞入口中)。
公元222年,曹丕冊立郭女王為皇后,讓甄姬之子曹叡奉郭皇后為母。
死得如此突然,葬得如此屈辱,連兒子也管別人叫媽。哎喲我去!
曹丕賜死甄姬的理由,有人說是因為他懷疑甄姬和曹植有染,有人說是因為郭女王污蔑甄姬以巫蠱之術(shù)詛咒曹丕。以甄姬“衛(wèi)道士”的性情來說,這兩種推論都不太可能;有人說是因為甄姬對于被曹丕冷落多有怨言,但因為女人爭風(fēng)吃醋就用“披發(fā)覆面,以糠塞口”來羞辱正妻的尸首?好像也有點不對勁。
真相無從考證,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以甄姬施行的夫妻相處之法,走到?jīng)Q裂的這天真的是水到渠成。
四、會有D婦替我愛你
男人們,都希望自己的老婆,在客廳像貴婦,在廚房像主婦,在臥室像D婦。
男人們,都希望同時擁有兩個女人,一個像紅玫瑰熱情奔放,一個像白玫瑰溫婉純潔。
且不去評論這樣的觀點合不合理,現(xiàn)不現(xiàn)實,至少看得出,誰都不想娶個道德模范回家供著。
不好意思,甄姬就是那個道德模范。
“甄大模范”處事的第一守則——婆婆比老公重要。
第一段婚姻,長期跟老公分居,是為了照顧婆婆,即使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可以去投奔老公(兩個妯娌都抓住了這個機會),她還是堅持留在婆婆身邊。
第二段婚姻,主動提出要離開老公,去照顧婆婆,拉都拉不住。
大姐,請問你是跟老公過日子,還是要跟婆婆過日子?本末倒置了好嗎!
當(dāng)然,也有可能這姑娘鉆入了另一個古代女性生存法則的牛角尖——男人的寵愛是靠不住的,讓公婆成為自己堅實的后盾,才能避免被下堂。可惜,在這個案例中,公公死得早,婆婆在兒子面前說話份量有限,所以沒能保住她。
“甄大模范”處事的第二守則是——外人的看法比夫妻的感情重要。
老公寵她,她說:“別!你去寵其他女人吧,否則人家會說我專寵。”
老公要懲罰姬妾,她說:“別!你放了她吧,否則人家會說我容不得人。”
我猜兩任老公都提過讓她隨行的事,估計她也會說:“別!你帶其他女人去吧,我留守照顧一家老小,否則人家會說我不賢惠。”
一次兩次三次,好吧,我要是曹丕,也受不了這么唧唧歪歪的女人,太尼瑪掃興啦。
“甄大模范”處事的第三守則不算守則,而是“鄴城的詛咒”。
和袁熙結(jié)婚后,她留守鄴城;和曹丕結(jié)婚后,她和曹丕留守鄴城;曹操帶著卞夫人、曹丕、曹叡、東鄉(xiāng)公主等人東征,她留守鄴城;曹丕南征稱帝,她留守鄴城;直到被賜死下葬,她還在鄴城。這倒霉催的孩子,當(dāng)了一輩子的鄴城留守兒童。
即使在一夫一妻制的現(xiàn)代,異地戀都難修成正果,更何況在三妻四妾制的古時候。除了兩地分居,還是兩地分居,而且分居期間還有多位有才有貌的美人兒陪在老公身邊吹“枕邊風(fēng)”,甄姬不被遺棄才是沒天理呢!
你不去撩他,自有別人去撩他;
你不去哄他,自有別人去哄他;
你不享受當(dāng)老婆的特權(quán),自有別人替你享受;
你不做D婦,自有D婦替你愛他。
這里忍不住又要提班昭,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生于約公元45年,卒于約117年,比甄宓早了一百來年。
這個女人不一般,有大才,名垂青史。但為人詬病的,就是她以70多歲的高齡寫了部《女誡》,影響了之后1900年的中國女性。
《女誡》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章。
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古代典籍里女人生完孩子要睡在地上,趕緊紡織勞作,充分顯示卑微的說法,稱這是“女人之道”、“禮法典教”。還要求女人忍辱含垢,常若畏懼(常常表現(xiàn)出畏懼),晚睡早起,無好戲笑(不要嬉笑玩鬧)。
在“夫婦”篇中,班昭說“婦不賢,則無以事夫。夫不御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闕。”提倡女人要賢惠地服侍丈夫,否則就是沒道理的。
在“敬慎”篇中,班昭說女人應(yīng)該像老鼠,不能像老虎,說如果夫婦兩人朝夕相處太過親密恩愛,就會生出褻瀆之心,妻子就容易言語過份,對丈夫不恭敬。“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這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恭順、地位低下的原因啊!
在“專心”篇中,班昭強調(diào)男人可以再娶,女人不能再嫁,否則會遭天譴。還說女人出門不能打扮得太漂亮,要目不斜視,充分表現(xiàn)出正派作風(fēng)。
在“曲從”篇中,班昭說對公公婆婆要逆來順受。“姑云不爾而是,固宜從令;姑云爾而非,猶宜順命。勿得違戾是非,爭分曲直。”婆婆說你的不是,絕對不能反駁辯解。
在“叔妹”篇中,班昭說要想贏得丈夫的尊重,顯要贏得公婆的喜愛;要想贏得公婆的喜愛,先要贏得小叔子、小姑子的贊賞。好吧,還得討好小叔子、小姑子。
綜上所述,全篇就一個宗旨:把自己放到最低的位置,順從所有人、侍奉所有人、討好所有人,就對了。
《女誡》害人不淺啊,甄宓活生生讓它給教廢了。
對班昭,我只能說一聲“夏蟲不可語冰”。
對甄宓,我只能嘆一句“盡信書不如無書”。
這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悲、可笑、可恨之處。
相關(guān)閱讀:
古代十大悲催女人之郭圣通:可嘆如此深情,奈何與你無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