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關于他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傳說。
據說老子的母親理氏有一天正在村頭的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上游飄下一個黃澄澄的李子。理氏連忙用樹枝將這個拳頭大小的黃李子撈了上來。
到了中午,理氏又熱又渴,便將這個李子吃了下去。從此,理氏懷了身孕。理氏懷了八十一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
這男孩一生下來就是白色的眉毛、白色的頭發發,還有白白的大絡腮胡子。因此,理氏給他取的名字就叫“老子”。老子生下來就會說話,他指著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樹,對母親說:“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后來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的官。這是一個管理藏書的官職,因為這個緣故,老子知識淵博,在當時名聲很大??鬃幽贻p時曾經專門拜訪過老子,向他請教周朝的禮儀。
老子寫過一本只有五千字的書,名字是《道德經》。書中講了很多能啟發人的道理。
老子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p>
意思是說,雙臂合抱的大樹,是從細小的幼芽開始長成的;很多層的高臺,是從第一筐泥土開始壘起來的;千里遠的路程,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才能走完的。在這里,老子用生動的事例,說明事物都是從小到大發展變化的。
后人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為成語,比喻事情總是從頭開始,逐步發展的。
睡前小故事,人生大道理
小朋友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得從現在做起,從面前的小事做起,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長。
如果我們想要做成一件事,我們可以把自己的目標分成許多個小目標,然后一個一個的去完成。例如,我們想跳1000次跳繩,我們可以先跳200個休息一下,告訴自己再跳200個,慢慢的去靠近我們的目標,最后1000個跳繩就能很順利的完成了。
所以,小朋友們,我們要記住,當我們很難去完成一件大事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一件件小事慢慢地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