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雨天連綿不斷地持續了一個月,四月來臨,天氣終于逐漸轉晴,清明節后返校時欣喜地嗅到含笑花獨特的類似香蕉氣味的芳香,再加上去年宿舍門前新種的鳶尾花園居然也開滿了紫白的花朵,看起來是那么純潔和夢幻,不由讓我想起來去年做植物觀測的日子。
20種植物,從樹液的流動到落果,持續地跟蹤,為記錄到的每一次變化感到歡欣鼓舞,那時仿佛不再是一個漠視的旁觀者,終于真切的感受到隱藏其中的生命,也同樣從不靜止地,一直在努力生活著,一想到這個,心臟都為之激動地微微顫栗。于是,為了找回一點當初熟悉的感覺,決定做一次小小的自然收集。
接著又過了幾天倦怠的日子,直到一個陰晴不定的下午,從公園返校時,摘下了一簇帶翅果的紅楓,才正式拾起停滯的計劃。
首先路過學校里的裸子植物區,直奔最喜歡的銀杏和金錢松而去,此時它們的新葉已經展開,嫩綠可愛,到了秋天則會變得金黃燦爛,是十分值得觀賞的秋色葉種。
到了原本期待中的薔薇園,本應該是一派繁花盛開的風光,事實上卻僅剩下晚櫻獨領風騷,終于驚覺,時光是多么匆匆啊!二月的臘梅、紫荊,三月的李、桃,還有海棠、玉蘭,早些日子經過它們的時候只是淺淺一瞥,只留下浮于眼角的印象,還未來得及把那些美麗的繁盛的花影揉進心里,她們最美的花季已然悄悄逝去,在我那些心靈倦怠的日子。
總是有這樣的時期: 制定計劃,結果倦怠地生活、拖延,然后變成一個無趣的人,驚覺自己的無趣,再次制定新的計劃,仍是拖延,難逃倦怠,越發無趣。
又或沉悶度過許久之后,腦海中突然迸出一些靈感的火花,于是急切地用力地想去做些什么事情,但這種快速聚集的熱情不過多久又被快速地消費殆盡,這時又轉而安慰自己:還是按部就班地過平靜的生活好啊。于是在尋找合適的生活方式的時間里,無端地耗費精力,消磨光陰,屢屢碰壁。
我以為要態度足夠認真,頭腦足夠清晰,目標堅定明確才算得上"不辜負光陰",因此在追逐"如何度過有意義的時間"的過程中不經意地忽視了"體驗真實"的重要性。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心在哪里,念頭由何處生發,你的世界就在何處運轉,縱然花開百日千日,若未曾抬眼看,花時間欣賞,終日低頭走過,沉浸在自己的千頭萬緒中,則此花仍在你心外歸于靜寂,世界也顯得愈發狹小、困頓。
但即使你不去看花,她也不去看花,花還是在努力地汲取營養,遵循自然的規律,綻放,孕育,凋零,這是一個客觀發展著的生命,就像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樣運轉著。
而當我親近植物,仿佛也沾染上了自然的氣息,像青草氣味的清新,滌蕩去生活的濁氣。
從自然及一切的客觀事物中汲取力量,內化為愉悅的陽光的健康的情緒,不刻意追逐,重視體驗,也許也不失為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
自然收集也是體驗的一種,收集植物的部分,記錄留存,在觸碰的過程中欣賞,擺放出合適的角度,制造和諧的美好,本身就充滿愉悅。
下午簡單的收集過后,已近傍晚,將留有雨季潮濕氣息的植物擺在白紙上,就著將歇的天色,把手機鏡頭亮度調到最大,心意沉靜地記錄下了它們的瞬間。
這些"小確幸"的事情,做多了,就變成小時候常在賀卡上寫的老套祝福——"祝你天天開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