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看見,就要從蒙昧中睜開眼來。
柴靜說,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她只選擇了留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
雙城的創(chuàng)傷,是她在《看見》這本書中的一個章節(jié),是她的一個新聞報道,也如他所說里面的人的給她強烈生命印象。
實際上,我更喜歡把這個章節(jié)叫做“雙城的痛”。
這個報道,是在西北的一個叫雙城的小鎮(zhèn)里。一個小學(xué)的同一班級,五個學(xué)生連續(xù)自殺。沒有人知道原委,父母認為他們是約定集體自殺,鎮(zhèn)子的人則是有些迷信地認為是,鎮(zhèn)子上的魁星閣作祟,把它歸類為邪教。
五個自殺的孩子中有四個搶救脫險。自殺,死亡的孩子叫苗苗,死亡日期是5月19,在她的桌子上清晰地刻著519,其他幾個孩子,桌子上也刻著這三個字。
采訪苗苗的好朋友小陳,她說,她們六個是最好的姐妹,還把寫著她們名字的誓詞拿出來給我們看。
她回憶道,苗苗在之前的一次聚會上,被男生抱了,好像摸了她的胸被別人看到了。之后,就有很多人嘲笑她,罵她,她便有了自殺的想法。她和苗苗說要死就一起死。她說在喝藥的時候,她們是笑著的,覺得那邊的世界會是快樂的。
問他,難道友情比生命更重要嗎?他回答說或許是吧!
省里的心理學(xué)老師說,在他們這個年齡,就是以伙伴的價值觀和情感為中心,這種團體友情一旦關(guān)鍵鏈條斷了,就會很危險。而這個鏈條的中心恰好是苗苗。
小楊是另外一個搶救脫險的孩子。他說我忍受不了他們的侮辱,我們有我們的尊嚴。在苗苗死后,公安局對苗苗有親密接觸的人都問政,他們總問小楊是否與苗苗有不正當關(guān)系。小楊無論怎么解釋,他們都不聽,回家之后他就服毒自殺。
小蔡不說話,小小的手臂上刻著忍字,問她什么都不說只是低著頭。
最后一個采訪的是黑瘦的小孫,他見到我們?nèi)鐾染屯缴吓埽裁匆矝]說。
柴靜采訪孩子們的父母,苗苗的父親說,給他吃好的,穿好的還要啥?小楊的父親當著面罵“你為什么不干脆死了呢?給我惹那么多麻煩!”母親則說“你把我的臉都給丟盡了。”
很好奇,為什么苗苗的影響力那么大。
孩子們共同說道,因為苗苗會聽別人說話。
苗苗的表弟在談到表姐的時候,還是淚流滿面,他說以前有什么事都和姐姐說,因為她會細心地聽。問他現(xiàn)在遇到事的時候怎么辦?他是咬咬牙說“忍著。”“為什么不和大人們說呢?”“不相信他們。”
采訪這個班的班主任,老師的眼神沒有焦點,雙手局促不安地搓著。他說他們上一次的心理培訓(xùn)是1984年農(nóng)校師范畢業(yè)的時候。他也不知道該怎么來教育孩子們。問他有什么心里話想說。他說“不說。”“碰到難受的事情怎么辦?”回答和孩子一樣“忍著。
這個調(diào)查沒有一個結(jié)尾,也沒有得出一個真正的結(jié)論。電視呈現(xiàn)出的新聞報道,就是上面那些東西。但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真正剖析人性的東西,他們沒有把它弄到電視上去。
苗苗喜歡小楊,一次爭吵后,小楊不理會苗苗。那次聚會,一個喜歡苗苗的男生想要抱苗苗,苗苗不愿意。小楊說,讓他抱。苗苗認為這樣可以求得小楊的原諒,就順從了。在聚會上,六個女孩中的一個當著苗苗的面,向小楊表示好感……
這篇報道披露了很多社會現(xiàn)實,但也遮掩了很多人性。
時至今日,報道中出現(xiàn)的問題依然存在。
每次回到家,姑姑都會抓著我問,你看你表弟現(xiàn)在才上初中就那么不聽話,跟著我對著干。我到底應(yīng)該怎么教育他?還有你看表叔家的女兒,初中還沒畢業(yè),離中考就有30天,她居然說她不考了。她說喜歡上了一個男生,家里人知道,各種批評教育,斷絕她與男生的來往。她居然威脅道,如果你們不讓我和他在一起,我就去自殺。
問表弟為什么那么叛逆,不聽媽媽的話。
他說,跟他們沒什么好講的,一說,他們就總知道各種的講大道理,讓自己好好讀書之類的,從來都不問他們想要什么。
表叔家的女兒說,那個男生對她很好,你們是不會懂得我們的感情的。我也不會相信你們大人所說的話,你們都是騙子。
這些問題出在哪里?應(yīng)該歸根于哪里,都不能輕易論斷。家庭,學(xué)校,還是社會?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而我所知的就是,如果不帶目的的多一些溝通,多一些交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發(fā)現(xiàn),或許雙城的悲劇就不會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