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3,李亞涵給我打電話,說爸媽在鬧矛盾。只能記得那天晚上我跟我爸打電話聊了很久,歇斯底里,哭得不像樣子。10月14號凌晨一點多,我寫完了如下內容,存在備忘錄截圖發到了我們四個人的群里。
今天突然翻到,放在這里,留作紀念。)
偶爾也會跟朋友聊起父母的事情,談到你們這一代情感觀和相處的方式。我們不是當事者,也沒有辦法去理解你們相處的方式和各自生活里的心酸。
你們身上的問題仿佛是你們這一代人的通病,總是互相看不對眼彼此,相互埋怨。
問題總是應該去解決的,而不應該是像現在這樣把問題擱置,任其自然發展。
你們一把年紀,經歷了各種風風雨雨,為什么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了這樣?不該反思一下嗎?
所有問題和矛盾的出現都不可能是某個人單方面的過錯,是因為彼此都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使問題被激化從而導致矛盾的升級。
我媽覺得我爸在經濟上處處跟她計較;做任何事情都得不到我爸的支持,總是聽到否定的聲音。
我爸覺得我媽總是收拾不好家里,衣服總攢一堆才洗,有時間玩卻沒有時間整理。
我媽喜歡旅游,喜歡游山玩水,可我爸不喜歡,他覺得旅游耗時耗精力,花錢買罪受。
我媽有很多朋友,可以一起約著泡腳泡溫泉晚上去廣場散步,很多委屈都可以找人訴說。其實我覺得我爸挺孤獨的,男人本就不善言語,生意場上也只是交到了一堆酒肉朋友,有什么話也只能憋在心里。
我媽之前看到過我叔跟我嬸之間的相處狀態,我能聽出她話語中的羨慕。她跟我說你爸從來沒有這樣過。其實無非就是做事情有商有量,態度溫柔等不經意的小事。
生活中我們總會放大別人的幸福而放大自己的痛苦,我們總看到別人幸福的一面,而覺得自己滿身不幸。但事實遠非如此。
以前的時候,我爸嫌我媽眼光不行,幫她挑衣服,幾百幾千的衣服,說買就買了。買了以后就經常見我媽穿,其實并不是說挑的衣服多么好看,卻是一份情誼。
我爸去濟南做手術的時候,其實說到底只有我媽從始至終在他身邊陪著,端茶送水,買飯削水果,填單子跑腿……我爸在手術室做手術的時候,其實我媽在手術室外邊哭了。
記憶里有讓我覺得很溫馨的一個畫面,前兩年快過年的時候,擦樓上的油煙機,我爸不想讓我媽爬上臺子,拖著他瘸瘸的腿去擦油煙機上的污漬,我媽在下邊擦低處的玻璃,一邊幫著打下手。
我媽很厲害的,考駕照的時候全都是一次性過的,雖然我很聰明,但我科目二都考了兩次呢;沒去縣城以前,我媽也是家里地里都弄的很好;后來做了很多其他的工作,包括現在在幼兒園里當老師,去村里講育嬰師的課,我覺得都很厲害的。
我爸也很厲害,我們在縣城買了房子,買了還挺不錯的車,給我跟李亞涵提供了很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家一直都過得非常小康。以至于跟別人提到我們家的時候,我心里都覺得特美。
其實我沒有辦法去獲得你們內心更深處的想法,我只是覺得現在不是一個好的生活的狀態。明年李亞涵就上大學了,我們都不在家,家里就只剩下你倆,你們繼續這樣下去,其實挺沒勁的。
對于我爸,我想說:沒有人喜歡活在別人的否定中,人總是喜歡聽到贊美和支持這本就無可厚非。知道自己的觀念老舊就嘗試著改變,不要把陳舊的思想帶到如今這么潮流的世界中來。大男子主義從來都不是你逃避家庭瑣碎事務的借口。我媽其實從來都不是想掌握你的經濟命脈,而是想得到情感上以及日常生活小事上的關懷。
對于我媽,我想說:不要總把自己置于一個很悲觀的角色里,不要總是覺得自己是最委屈的那一個。不要放大自己的痛苦,也不要總是去埋怨,不要覺得承認自己有錯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溫柔對待外人,也溫柔地去對待我爸。
我從來不覺得最親的人是子女,我也不希望你們對我和李亞涵的好能超過你們對彼此的好,把我倆拉扯大從來都不應該是你們的終極目標。往后余生,你們朝夕相處,要一起到老,至死。我不希望你們敷敷衍衍的過完后半輩子。
不要讓我和李亞涵陷入深深的無力和恐慌之中,我希望我的家是和和氣氣美美滿滿的,我希望我的爸爸媽媽是幸幸福福恩恩愛愛的。
希望你們多關注彼此的感受而不要太在意旁人的眼光,希望你們過得不要太自我而多考慮另一半的冷暖。
14號晚上,我爸請我媽和我媽的朋友自己朋友的老公吃了個飯。后來他打電話跟我抱怨,“我都已經跟她說話,也請她吃飯了,她還是不理我”。聽起來感覺委屈巴巴的,我說,“你就放低身段,死皮賴臉跟她說話就行”。
愿他們能互知冷暖,平安喜樂。